【本報台北訊】大學學測將在二十一日、二十二日登場,今天大考中心進行第一階段入闈。今年有地理、歷史、國文、基礎生物、地球科學、公民與社會六科協助審題老師入闈。「公民與社會」首次入題備受關注。此外,因今年入闈時間適逢大學期末考,加上是九十五暫綱施行後第一次學測,首次有高三學生入闈場試考。
今年大學學測「公民與社會」首度納入「社會科」出題範圍,協助審題的中壢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徐老師表示,考題將結合時事。由於是首次出題,可能較保守,避免爭議性話題出現。諸如刑事訴訟法中的羈押、人權相關考題,以及選舉制度、次級房貸、金融風暴等時事都可能入題。
入闈審題的北一女地理科張姓老師表示,不少考生擔憂「地理資訊系統」,考題應該不會問考生如何操作,而是考簡單概念,要考生視情況選出適合的一種。
北一女國文科邱老師建議考生,拿到考卷先「整體掃瞄」,並預留三十至四十分鐘寫作文。作文寫作要切題,可從前面測驗題中尋找作文素材,且一定要「舉例」。中山女中歷史科梁老師則說,今年「經濟、種族衝突」相關時事題,考生多加留意。
自然科,新竹高中生物科許老師表示,試題靈活,常有跨科概念,考題題幹長,考生要耐心閱讀。
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表示,今年入闈人士較特別的是來自北一女的蘇意涵、建中的丁柏傑、許倫愷及師大附中的許祐程,四人分獲Intel國際科展、國際奧林匹亞競賽化學、數學、資訊領域的金牌、銀牌獎,目前已分別被保送台大電機、物理、化學及資工系,不必再參加學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