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緋緋、黎淑慈、鄧永明香港報導】「用虔誠的心求觀世音菩薩加持,便能得到平安,就如在新的屋子、山谷說話,會有回音;感覺到得到所求就是感應,這是有求有應。」星雲大師九日為參加消災祈福大悲懺法會的三千信眾開示,好的心態能帶出好的回應,慈悲能得到慈悲的回應。
大師表示,參加大悲懺法會,有的人求財富,有的人求平安。大家在追求對自己有利的現有財富,如金銀錢財的同時,更應為利益大眾及公有的財富,如清新的空氣、青山綠水的環境而努力;而利益大眾就是菩薩行,從為大眾服務當中,得到的是無形的財富,得到心中的平安及慈悲。
大師勉勵大家不能被世界經濟所影響,應好好利用這次機會來調整身心,追求心裡的財富,從正信的佛法中,令生活有清晰的思維。正如觀世音菩薩手持念珠,念的是誰?就是念觀世音菩薩!求人不如求己,要富有先要從內心著手。
星雲大師指出大家其實都很富有:可以曬太陽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可以到公園郊外呼吸清新的空氣,可以做義工服務助人,更可以實踐佛光會提倡的三好運動—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都能帶來心中的平安喜樂,心中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