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經典名句】 臣猶吳牛,見月而喘

文心工作室 |2009.01.09
4688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滿奮畏風。在晉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風,實密似疏,奮有難色。帝笑之,奮答曰:「臣猶吳牛,見月而喘。」──〈言語第二〉

讀懂名句

滿奮平時就怕風吹。一次他在晉武帝的座席上,面北而坐,宮中北邊窗子是用琉璃做的屏風,這屏風做得很密實,但看起來卻很疏鬆,好像風可以透過來,滿奮便顯得坐立不安。

晉武帝看到這樣不禁笑他。滿奮便告訴晉武帝說:「臣就像吳牛一樣,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便不由自主喘起來了。」

名句故事

滿奮的這句名言的典故,是出自漢朝《風俗通義》中的記載,書上說:「吳牛望見月則喘,使之苦於日,見月怖而喘焉。」這裡的「吳牛」是指生長在長江、淮水之間一帶的水牛。由於南方的夏天比較長,水牛怕熱,看到太陽會覺得熱到喘氣;因此,看到晚上的月亮,水牛誤以為是太陽,不由自主地開始喘起氣來。

以上就是成語「吳牛喘月」的典故,一方面用來形容天氣很熱,另一方面則是指看到類似曾受其害的事物,不明就理的就會感到害怕,也就失去了判斷真相的能力。換句話說,吳牛所經歷過的事物太少了,才會把月亮當作是太陽。

就像是「蜀犬吠日」一樣,四川的天氣常是充滿雲霧,狗兒難得看到太陽,當太陽出現時,還以為是什麼怪物,緊張地大叫。這就是少見多怪!

話說回來,滿奮這個人身材高大,沒想到卻十分怕冷,據說他遇到颳風的天氣,幾乎整個人快縮到衣服裡面去;冬天一到,他更是鎮日都坐在爐火旁。面對晉武帝的嘲諷,聰明的滿奮不但擅於用典,也巧妙地化解了自己的尷尬。

新說名句

說到「吳牛喘月」讓人聯想到「犀牛望月」。

「犀牛望月」意即犀牛的鼻子上面有長角,眼睛一看出去,視野總會被角所影響,所以看東西都會看不完全,因此犀牛總是「外不見物,內不見情」,對事物總有誤判。到現在,這兩句成語常被相提並論。

有趣的是,「犀牛望月」被後人衍生為長久盼望之意,這就要說到另一個神話故事了。據說犀牛原是天上神將,一日受玉皇大帝旨意,下凡向人間散播起居作息規範:「一日一餐三打扮」,要求人們應當注重禮儀勝於吃喝。沒想到犀牛被人間的花花綠綠擾亂了,竟將旨意說成「一日三餐一打扮」。這下可好了,玉皇大帝生氣之下,便罰犀牛到人間受苦。來到人間的犀牛,每每思念天上無憂無慮的生活時,晚上就會抬頭望月。這就是「犀牛望月」,盼望早日回到天上的緣故。(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