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的農曆新年有著老人家奉行不悖的繁文縟節,而年輕人卻希望簡簡單單、輕輕鬆鬆地度過這難得的長假,世代間的觀念落差,往往會造成原本的闔家團圓最後不歡而散。一年才一次的春節,年輕人就多順著老人的心意,攜老扶幼快樂過新年吧!
1收到兒孫孝心紅包,數目當然愈大愈好,讓他們增加安全感,而吃完年夜飯,用跪拜給父母辭歲,這個規矩換來的興奮指數鐵定極高。
2自己年紀大、體力差,但依循傳統又必須大掃除,兒孫若自動自發的打灑庭除,正是老人心中最大的安慰。
3以前家家戶戶掛春聯、放鞭炮,這樣做的人真的愈來愈少了,年不像年,好沒意思。如果年輕人能湊老人家的興致而放鞭炮,霹靂啪啦響得很大聲,老祖宗的規矩在自家庭院中給留住,這對傳統的老一輩意義十分重大。
4過年就是要天天吃好吃的,富足社會也許比較看淡食物這件事,但老人家從貧窮走過來,以往討生活的艱苦回憶,讓他們逢年過節就希望真正的富足一次。因此,不管是不是已經豐衣足食,甚至吃得太營養,到了這個特別的大日子,就是要滿!滿!滿!食物滿出來才過癮,才象徵年年有餘。
5如果老人家堅持,一家人就一起打著瞌睡共同來守歲吧!老人家守到十二點,多半就體力不支想睡了,但又因為想跟兒孫在一起,撐著不肯回房間,疲倦歸疲倦,這時候卻最快樂,對他們而言,守歲就是守著一家人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