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新春展覽】賞石與油燈畫 帶來光明與希望

人間社記者羅熙珍 |2009.01.08
1261觀看次
字級

圖為美術館展如真葷石的同時,也搭配畫家豐子愷的護生畫集與願雲禪師的詩偈,盼大眾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動物的生存權。人間社記者慧康攝



【人間社記者羅熙珍大樹報導】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生耕石藝」、「傳燈」過年特展昨開幕,佛光山都監院院長慧傳法師表示,此展中的「石頭」與「油燈」,是希望大眾可勤於發掘內心佛性,讓油燈點燃心中的光明、智慧之火,這與星雲大師今年寫下「生耕致富」,期許大眾能勤於耕耘自己的生命與生活的意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它們真的是石頭嗎?」為讓美「石」也能化身為美「食」,在美術館展場中「辦桌」,滿用「石頭」做的料理,旁邊還搭配台鐵與高鐵便當,及麻糬、巧克力等伴手禮。

慧傳法師說,佛教強調不殺生,因此美術館在展出逼真葷「石」的同時,也搭配豐子愷的護生畫集,盼大眾響應「珍惜生命」,也要尊重其他動物生存權。 (人間社記者慧康攝)

日前捐出二百十九件雅石給美術館典藏的台東收藏家古福堂,有感而發的說:「每當我蹲在地上揀石頭撿累了,我總會站起來看著滿地石頭,提醒自己要『捨得』。」古福堂強調,當初因不想把石頭留家中孤芳自賞,因而全數捐給了美術館。

「生耕石藝-全國十大石藝收藏家精品聯展」即日起至二月二十四日,在總館展出百餘件,包括台灣玫瑰石、國寶珊瑚、藍寶石、沙漠戈壁石,及三億至五億年前的化石,其中,「藍玉髓-笑彌勒佛」作品,還抱回大陸石藝比賽難度最高的天壇獎季軍。

「傳燈-兩岸當代名家畫油燈展」則在佛光山寶藏館展至二月二十五日,在六十位兩岸畫家作品中,呈現油燈歷代的演進,及在佛門、文學、藝術中的重要性。

昨天有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主任李奇茂、藏豐文化藝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儀、中華民國玉石協會理事長謝景林、石藝收藏家林松錡等近八十位貴賓出席展覽開幕茶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