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起日北、中、高舉辦音樂會 高雄場將由台灣二胡家詮釋「臥虎藏龍」中大提琴獨奏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這幾年已將科技、網路和音樂完全結合的國際知名大陸作曲家譚盾,十二、二十、二十二日分別將在台北、台中、高雄舉辦一場「譚盾的多媒體視聽盛宴」音樂會,譚盾指揮當地的交響樂團,演奏他近年以不同元素創作音樂的新作「地圖」和「交響協奏曲:紙」,網路交響曲「英雄」也將在這場音樂會中試演。
今年是「台灣現代化、科技之父」李國鼎百歲誕辰,為了紀念他對台灣經濟建設的貢獻,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特主辦「譚盾的多媒體視聽盛宴」音樂會。昨日譚盾在視訊訪問時表示,科技把文化、政治和經濟的距離拉近了,現今大陸的科學園區也很普及,和李國鼎當年的理想很接近,並造福後人,因此他選曲時決定以科技的觀念和文化及傳統結合,使文化成1+1的新模式,而所謂1+1也可說是科技+文化、過去+未來、古代+現代,使未來文化和科技可以更緊密結合。
「地圖」這支曲目,是由波士頓交響樂團與大提琴家馬友友委約創作,譚盾指出,是他在老家湖南湘西土家族采風所得的民間音樂,透過古典大協奏曲與湘西民間音樂的多媒體,通過科技與傳統融合尋找一種新的對位觀念,包括儺戲與哭唱、苗女的飛歌等等,是一次跨越時空、地域和靈魂的精神旅程。
「交響協奏曲:紙」音樂都出自各樣的紙製品,這次將採用二十多種不同紙張和交響樂團合作,從舞台上方垂落的紙捲軸、用硬紙板做成的紙桶、紙箱、啦啦隊的紙製絨球、紙袋、紙傘。
譚盾表示,十幾年前他來台灣,曾和台灣音樂之父許常惠去台東調查原聲帶的音樂,看見道士燒紙錢,想到家鄉湖南的道士用紙紮成各種形象,而日、韓也有隨中國學習的紙藝,因此,譚盾認為這些傳統藝術應以教育方式傳承下去,於是他用全球最普及的交響樂和古老摺紙藝術結合。
譚盾與YouTube合作的「網路交響樂團」計畫所作的網路交響曲第一號「Eroica」(英雄),譚盾說,用高科技做藝術、音樂教育,希望可以做為青少年的心靈橋樑,以音樂演奏的細節,讓青少年了解並喜歡古典樂。
音樂會十二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演出,二十日在台中市市民廣場、二十二日在高雄美術館戶外廣場演出,由於戶外演出的限制,台中、高雄場將演奏「臥虎藏龍」取代「紙」。譯盾表示,「臥虎藏龍」中有一段大提琴獨奏,這次在戶外的演出將改成約三十分鐘的二胡版獨奏,將在台找一位二胡專家擔任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