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與人生】 培養第二專長 創造就業第二春

洪蘭 |2009.01.05
773觀看次
字級

一位朋友的太太一大早就到辦公室來找我,劈頭就問:「什麼是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急的不得了。原來她先生最近失業了,因為家中原有些積蓄,孩子也大了,經濟上暫時沒有問題,但是她先生好像變了一個人,本來做人壽保險的先生是個非常外向的人,見人馬上就打招呼,前去遞名片的,現在他窩在家裡不肯出去,連去超市買菜都不肯,逼急了,他就說「我以前的名片現在都不能用了,叫我拿什麼去跟人家交換名片?」。沒有名片,他不肯出門。她問,這是什麼毛病?

這不是毛病,這是人的通病。我們習慣從別人的認同中看到自己存在的價值。愈怕別人看不起的人,愈渴求別人的認同。有的人名片上頭銜印了一大堆,一面印不下還印到反面來,生怕別人不知道他的豐功偉業,但是愈有名的人,名片上愈不印任何頭銜,因為大家已經知道他是誰了,就像總統的名片上只有印他的名字而已。人是從工作中得到他的自我肯定,所以失業的打擊,最嚴重的不在經濟上,在人格上。沒有了工作就失去了自我認同,就好像變成了廢物,什麼都不是了。

這一點很有趣,我們不妨回想一下,我們跟別人介紹自己時,除了報自己的名字之外,還會報出關係人的名字:我是某某的太太、某某的媽媽、某某的姐姐。我們必須從別人來找出自己的定位,好像說如果你認得某某,那你就該接納我,因為他是我的關係人,你跟他的關係會決定你跟我的關係。如果什麼關係都找不到,我們就得報出最原始的關係:己身所從出的人,如我回父親的老家去時,我就必須報出我父親的名字,那麼,一剎那之間,原有的猜忌、冷漠都一掃而光,鄉親圍上來叫著父親的小名說:「原來你是某某的孩子呀!」,我馬上被接納成他們中的一個,從「你們」變成「我們」了。

這個被別人認同、接納為什麼這麼重要呢?因為它已演化成我們需求的本能了。在遠古時代,凡是被族群排斥的人一定死亡,因為人只有兩條腿跑不過四條腿的獵食者,又沒有尖牙利爪打不贏別人,是靠群居、共同抵禦外侮而存活下來的,因此「需要朋友」就登錄到我們的基因上了。人有溝通的需求、被了解的渴望,不屬於某個團體的恐慌大於金錢的匱乏。

在目前不景氣的時候,政府不妨多多成立失業輔導團體來輔助失業者,一方面學習第二專長,使他們能再度就業;一方面讓他們在這團體中看到很多跟他一樣的人,同病相憐會產生認同與支持,心理的障礙便可以慢慢克服,他就能走出陰霾面對新的人生了。



(本專欄隔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