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南訊】台南市孔廟前百年老榕樹根部患褐根病等多種病變,連日來由中興大學園藝系教授劉東啟以「自然工法」救樹,讓國家一級古蹟除了歷史文化迷人處,更有另一層護樹的環保生態意義。
台南市政府文化觀光處處長徐耿修表示,老榕樹是在去年年中發現得病,由於這棵上百年老榕樹幾乎與孔廟劃上等號,代表的不只是一棵樹,而是歷史文化,市長許添財及孔廟管理委員會決定護樹,經費約八百萬,已由義美公司認養。
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曾協助救樹,使用點滴及以火燒死病菌方式,但未見改善。徐耿修說,這次委請中興大學劉東啟教授以新法救樹,希望能改善。
劉東啟表示,該棵上百年老榕樹得病嚴重,根部有多種病菌,他採取的方式與一般打點滴、投藥方式不同,他將榕樹的氣根引到裝有水草的竹子,透過泵浦打水到竹子上方,由點滴筒滴到水草,以讓氣根循著竹子長到地面成根,進入土中吸收養分及水分。
另在老榕樹兩旁地面,挖洞埋木炭,及在地面上鋪木炭和松樹的樹皮,除了增加地面溫度,營造根的生長環境,並且藉由木炭製造好的細菌對抗土中不好的細菌,讓老榕樹達到自我修復。劉東啟說,約四個月後,就可看到成果。
徐耿修表示,孔廟內也有多棵樹木患病,赤崁樓也有棵老榕樹罹患褐根病,已經救樹救了四年,正爭取義美公司也能一併認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