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義守大學企管系有個「失敗學研究中心」,將「失敗學」這門課從日本引進台灣的陳政雄教授語帶玄機地說,「我要解開失敗的神秘面紗。」
「失敗學?」義大大傳系四年級學生陳怡涵說,猛然聽到這門課還以為聽錯,但對課程很好奇,「很想知道什麼是失敗學?」
企管系三年級學生林銘哲說,陳政雄老師的課很難選到,因陳老師很親切,和學生零距離,且所開的課,讓人很好奇,很想了解「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失敗學,是研究人為什麼會失敗?」陳政雄說,每個人研究失敗的出發點不同,有些人因討厭失敗,有些人卻是因為好奇。
他說,人的一生必定都會經歷失敗,但那只是「暫時的不成功」,最重要的是了解失敗原因和真正的意義。他強調,「真正的失敗往往是在人放棄後,才發現只差一步就成功」,那才令人扼腕。
陳政雄表示,失敗並不足為恥,重點在於從失敗中獲取經驗,並反省自己,這才是最大的收穫。
企管系三年級學生周佩璇表示,陳老師上課喜歡舉一些實例,包含最近美國的次級房貸風暴、雷曼兄弟破產,還有中國大陸毒奶粉事件,並從中探討原因;讓學生從實例中,了解到如何面對失敗。
陳政雄說,將失敗學引進台灣,是希望讓更多學生了解失敗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