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生練拳,可先由推手學起,在互動中思考「以柔克剛」的含意。吳榮輝提供
現任中華太極館董事長的吳榮輝,本業其實是升學補習班的負責人,也是數學科的老師。不過,他教數學、也教太極拳,因為國中生的課業壓力重,又處於叛逆期,所以他特別在補習班開授太極拳培訓班,期望能幫助他們「品學兼優」。
不過,以慢、靜、柔、緩、勻取勝的太極拳,遇上青少年練家,當然要有不同的訓練法。吳榮輝說,針對成年人的傳統訓練法,必須先練三年的套路基本功夫,培養出強壯的腿力、腰力及鬆柔套路的課程後,才能開始學習推手招法;但青少年選手正處於身心快速成長的階段,傳統套路對他們來說是極為單調又無趣的課程,往往練不到一周便打退堂鼓。因此他反而先從推手教起,讓學生在互動中思考「以柔克剛」的含意。
「教拳跟教數學也有二十多年了,早期的學生現多已大學畢業,還回來教拳兼教數學!」吳榮輝說,他當初就是抱著理想,不是教一時而是教一世,希望能代代傳下去。
所以他很肯定太極拳推手訓練,對血氣方剛的青少年具有優異的功效,有助他們的性格趨於穩定成熟。吳榮輝說,教練在訓練場上激發學生的榮譽感與進取心,繼而誘導他們專心學習課業與武術,既不耽誤課業也不影響太極功夫的養成,是有效的學習。
曾有一位汽修科的實習生,為了訓練手臂,在比賽時有更強的承接力,結果修車過程中拆解螺絲的步驟,讓他連想到推手所需要的輕靈度及發勁,以及各大環節所需要的關節角度,最終不僅如願練出好身手,工作效率也因而提升。吳榮輝因此強調,注重基本訓練及不斷檢討改進的原則,將太極生活化,生活太極化,太極拳練家必定能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