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八年世界因氣候變遷、糧食危機、能源問題、金融海嘯等,風雲飄搖。
一月至八月,全球糧價漲幅超過百分之五十,發展中國家首當其衝,原油最高漲到每桶一百四十七美元,相對於現在的四十美元左右,簡直天壤之別。
美國次貸風暴引發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使全球經濟衰退,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呼聲高漲,從亞歐首腦會議到G20華盛頓峰會,再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利馬會議,全球都為挽救金融危機而努力。
五月,中國汶川發生大地震,重創約五十萬平方公里,近七萬人遇難,直接經濟損失超過八千多億元。八月八日北京奧運揭幕,台灣同時開始偵辦前總統貪腐弊案;泰國半年來,街頭幾乎天天有示威,黃衫軍更包圍曼谷機場,抗議總理選舉舞弊,如今紅衫軍又起,泰國面臨嚴重的政治危機。
二○○八年頗具意義的國際事件,是在民族主義方面,歐巴馬當選美國首位非洲裔的總統,任命的閣員包括多位亞洲裔或具亞洲背景者,為族群融和寫下光輝的一頁。
而辛巴威由於通膨率高得嚇人,發行面額一百億元巨鈔。辛巴威原是非洲南部穀倉,二○○○年起進行土地改革,強制沒收大部分白人土地,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經濟陷入混亂至今。
同樣是種族問題,卻是一個充滿希望,一個無限悲觀,令人唏噓。
民族主義的問題,還在世界許多角落發生,十一月底,印度指控巴基斯坦涉及孟買恐怖攻擊,揚言警戒升高至戰爭層級,巴基斯坦則警告將增兵邊境,各擁核武的宿敵再度劍拔弩張;最近,以色列因邊城頻遭攻擊,空襲哈瑪斯組織所在的加薩地區,至少造成一千七百多人傷亡。
三月,台灣總統大選期間,民進黨搞入聯公投、法理台獨,何嘗不是民族主義運動?民族主義最盛行的是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中葉,主要在於被殖民國家脫離外國統治而獨立,有其歷史背景;但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歐美各國甚至東南亞國家,誰敢在選舉時利用族群來炒作?傾全黨之力搞族群分裂,搞民族主義運動,合乎世界潮流嗎?
狂熱的基本教義派國家通常不富有,甚至貧窮,台灣當然不能再以過時的民族主義搞族群撕裂,讓「台勞」流落世界。
展望二○○九年,國際仍將受二○○八年的各種問題影響,在地球村的時代,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必須全力因應,並開拓國際空間。
饒冠華(高雄市/博士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