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成立十三年的荒野保護協會日前首度搬家,從市區邊陲搬到市中心,辦公室面積擴張近三倍。荒野明天首度舉辦「入厝嘉年華、歲末音樂會」,長達八小時的接力活動,有生態體驗、攝影展、音樂會、電影欣賞。
十三年前,荒野由創會會長徐仁修一人起家,當時連辦公室都沒有,後來才輾轉在興隆路租屋落腳。經過十多年經營,如今會員人數已增加到一萬三千人,全台九個分會、三個海外分會,受過訓練的荒野解說員就有一千五百多人,至今持續在全台各地散播環保種子。
在台灣,環保團體是個很難生存的組織。沒穩定經費、沒足夠人力,且經常站在企業與政府對立的一方,募款更是難上加難。唯獨荒野一枝獨秀,不但業務年年穩定成長,而且還有餘力實現多年來的搬家夢,一百八十多坪的新辦公室把空間都釋放開來。
「活著才有影響力」,荒野保護協會施純榮表示,荒野能維持穩定財務,要感謝「老前輩」的遠見。
荒野是一個靠義工運作的組織,主要收入來源包括義工會費及捐款、與政府及企業共推環保議題,同時舉辦大量環境教育課程、戶外活動,並出版書籍及紀念品義賣。
荒野也很懂得開源之道。施純榮說,保護環境唯有從環境教育著手,而且必須從小扎根。從上學期開始,荒野試著結合小學生的戶外教學課程,帶小朋友探索富陽公園、濕地,未來還要與各地教育局合作擴大舉辦。既達到環境教育目的,又能因課程而開闢財源。
施純榮表示,「荒野只是點一把火而已」,荒野負責把人帶到大自然面前、讓大自然去感動他,「荒野義工實現的是他自己的夢想,不是荒野的夢想。」
活動內容及報名方式可電洽(○二)二三○七一五六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