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金門訊】現擔任金門技術學院講座教授的名詩人鄭愁予,昨天在金門高峰論壇上,為金門技術學院升格為大學請命,他也希望金門能發展成大學城,更要設立通識教育學院,吸引從台灣、中國大陸的學生就讀。
由成功大學、金門技術學院、東海大學及廈門大學共同舉辦的「高峰論壇:思考金門大未來」,昨天在金門技術學院舉行,鄭愁予在會中呼籲,把金門發展為大學之島,做為兩岸教育「接軌」機制,建議金門技術學院升格成大學,並設立通識教育學院,吸引台灣及大陸學生到金門住一年,接受通識教育。他說,美國不少知名大學就是如此做的。
也是香港大學講座教授的龍應台表示,閩南語是台灣的「軟實力」,因市場潛力高達五千萬人口,台灣應用「國際化」眼光對待閩南語文化,不要窄化為本土的、不要淪為政治對立的工具。
她提醒總統馬英九不要忘記文化白皮書的競選承諾,把台灣發展為一個「閩南文化的輸出國」,包括成立利用現有電視台或公共電視,做為閩南語流行文化的輸出中心。
出席論壇的監察委員周陽山也呼應,台灣內部對大學召收陸生有反彈聲音,他建議把金門做為招收陸生的「試點」,台灣各大學可到金門設分校。金門縣教育局已做過調查,有很多中小學校園可作為台灣的大學到金門設分校之用,不需建校舍,只要把老師請過去即可。
廈門大學校長助理、也是經濟系教授的莊宗明表示,台灣想要吸引優秀陸生,還是要提供部分獎學金,甚至包括住宿優惠等。他說,目前大陸的大學也提供台生獎學金。
該論壇並簽署「金門宣言」,強調積極保育生態環境,在大學島的總目標下,建立具特色及競爭力的高等教育系所,並積極推動文化藝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