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開蔓荼羅】多讀書

鍾文音 |2008.12.16
595觀看次
字級

修行好不好沒有關係,但一定要善待你自己的心。
--卻映多傑仁波切

母親幼年時,台灣剛光復未久,貧窮籠罩在他們的生命上空,身為老大的她又因繼母不疼很快就輟學。失學的她,常感惋惜,因她的腦子是動得快且對生活敏感務實的人,若是當年好好栽培,說不定還是商場女強人呢。

我去墨西哥旅行時也很有感觸,當地於今還有很多文盲,故對讀書充滿了嚮往,也因此很尊敬知識份子。「作家」這個職業還是一個受人尊崇的行業,很多社會議題他們會去訪問重要作家的意見,作家的意見也形成了「良知」的指標意義。

凡此種種,我要說的是,當「讀書」這件事成為稀有時,我們才會珍惜求知,珍惜閱讀機會。不若現在,因教育普及,高學歷滿街跑,但真正讀書的人卻反而少了。我常問朋友,你多久沒讀書了?或者多久沒進書店「買書」了?尤其是文學書,很多人在離開大學校園後就似乎失去了文學心靈,而轉為只讀實用工具書等。我想一座缺乏閱讀力的城市也是一座沒有人文的城市。

失學的母親一直很想再讀書,幾年前某天她看到住家鄰近的國中推出免費給社區老人讀冊習字機會,她就去報名。

我陪母親第一天去上課時,內心很感慨,時間經過二十多年,事情全倒了回來,母親成了小學生,我卻反成了像是送她去讀小學補校的大人。

母親首先練習寫女兒的名字,我的名字「文音」,卻被她寫得少了筆畫,乍看卻像是「文盲」,母親問我「文盲」是什麼意思?我說文盲就是不認識字。她笑說,那文盲不就是我。文盲可是她一生的痛呢,早年其生活世界直如黑暗,報紙無法讀,國語新聞又聽不懂,頂多只能守著電視看布袋戲和歌仔戲……。

你們有讀書機會,所以不知沒「讀冊」的艱苦,母親說。

我看著母親晚年寫字模樣很古錐,母親和一群失學的歐巴桑歐吉桑在補習夜校一起讀書,重享入學之樂,實是我難以捕捉的箇中滋味。

我看著母親的小甜甜鉛筆盒裡的鉛筆都被她用力過度地寫成了斷頭美人,母親成了小學生,這畫面常讓我的回憶陷入童年時光,母親送我去讀小學的第一天,我一直哭泣地說不想上學,不想離開家裡。

說來是上一代人的篳路藍縷才有了下一代的豐衣足食,我總是感激著勞動的母親。他們以失學的時光換取下一代的高學歷求知生活,讀書人是無法想像「不識字」的苦啊。

晚上的老人讀書教室,有著說不出時光奇異氛圍。上課鐘響,我偷站在牆外一會,聽見上了年紀的他們五音不全地唸著第一課:「有一個小孩子,回家跟母親要錢買公共汽車票。母親說……」我掩嘴而笑,老人讀小學課本,可真可愛。

我常想真不知這些人是如何度過那麼多年的文盲與聽盲生活。「老了讀書才可真難喔,腦力都不行了。」母親常說上課她都聽不懂呢!雖然後來母親也沒有讀完,畢竟年紀與眼力都吃力。但至少重新去讀書,這個入學儀式,於母親是很有意義的。

面對現代許多人擁有高學歷卻很少讀書的景況,我的上師卻映多傑仁波切也常看到我時就說:「要多讀書!」沒錯,要多讀書,讀好書,讀開智慧的書!

(本專欄每周二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