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過境大阪,等候轉機的時間,在機場長長的廊道裡走來走去。
走了很久,沒有盡頭,怕錯過上機時間,轉身又往回走。接近轉機門有幾家免稅店。店內的商品就像小小的店面,小小的←薯,小小的玄米茶、小小的鑰匙圈。小小的容量,小小的盒子。正好放在容量不大的隨身包。
台灣美國來來回回好幾趟。像隻南飛北返的大雁。每次都是不同的心境走在不同的機場。買幾樣不一樣的小禮品送給住在不一樣地方的人。
有次在學校碰到薇吉,她問:「妳上次送我的那包茶在哪買的?」
「怎麼了?」
「喝完了,那是我喝過最好喝的茶,妳知道中國店有在賣嗎?」
原來是從大阪帶回送她的日本煎茶茶包。一盒二十小包。淡淡的綠,像幅悠悠的畫。茶入喉,清香雋永。她捨不得一飲即就,像在品人間美味般,喝完再添熱水,總是等茶包不再浸出茶味和茶色,她才丟去。
我沒想到薇吉這六呎四吋的高大美國女人會這麼喜歡喝茶。我說,大概有,告訴她商店位置,她睜大眼睛說:「要開三十分鐘的車,好遠呀!」
換搖搖頭,手指著遠方。說:「不算遠,至少開車就到得了。我給妳的那茶,可是在遠遠遠遠的日本大阪買的。」
她一聽也搖搖頭,嘆息好茶難尋。看著她一張可惜的表情,承諾她等下回去中國店時,會幫她找到。
我喜歡喝茶。也喜歡送茶。遇到對的人,會坐下來共茗。非關喧嘩。非關時尚。只為契心。
素有茶祖之譽的珠光禪師,創立茶道後,他的師父一休禪師問他,是用什麼心態在喝茶。
珠光禪師說是為了健康。一休禪師以「趙州喫茶去」的公案,問珠光的看法。珠光答不出來。
最後珠光被一休禪師打掉手上的一碗茶而開悟。「無心之茶,柳綠花紅。」
現在人喝茶有很多原因。為健康。為沽名。為釣譽。為享清靜。為節食。為增加生活樂趣。為附庸風雅。為品盡天下名茶。
有人在喝茶的當下解開鬱悶;有人以喝茶為避風港,暫時躲避困厄;有人以喝茶達到交朋友或做生意的目的。
喝茶的當下,無論外在的世界是柳綠還是花紅,靜靜的聞香,緩緩的喝。就在茶的香味氤氳,茶水在味蕾流轉時,心境剎那轉折,喝出了茶的真味。
喝茶,就是喝茶。無關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