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人物圖譜】盧俊義

吳桃源/文 陳洪綬/圖 |2008.12.15
1381觀看次
字級

這幅盧俊義「捋髯執斧圖」和過去畫家筆下所繪《水滸》人物最大的不同在於:全圖以圓潤筆觸構成視覺焦點。雖然「方折」筆觸一直是陳洪綬所繪〈水滸葉子〉人物的主要線條,但細究每個人物時,偶一為之的圓潤筆觸卻常有畫龍點睛之效。偏偏這幅盧俊義「執斧圖」竟破例多以圓潤曲線為之,不僅少見,而且與下半身的直紋形成強烈對比,可謂巧妙詮釋肥胖身軀的成功構圖。再加上手臂及長斧分別將畫面切割成兩個三角形,更兼具了平衡的美感,以及繪畫的邏輯性與設計性,可為陳氏代表作之一。若和之前寬袍大袖的「智深悟化圖」以及抱拳作揖的「柴進簪花圖」相較,其線條均有異曲同工之妙。

至於畫家以如此肥胖構圖詮釋盧俊義,所為何來?

如果以七十回本的《水滸傳》來看盧俊義,不僅上場晚(六十回),到了六十八回捉了史文恭(以毒箭射中晁蓋之人),坐上梁山第一把交椅後,幾乎就無戲可看了。幸好一百二十回本的結尾,還提到盧俊義為楊戩、高俅等人構陷,喝了酖酒,毒發墜河身亡。因此盧俊義真正能看的戲大約就是從六十回開始,到六十一回「吳用智賺玉麒麟」與六十二回「放冷箭燕青救主」,之後的回數多為了安排其他人(關勝、索超、宣贊、郝思文)入夥而寫,算是岔出去的部分。

細究盧俊義上梁山的過程,其實是《水滸》作者極大的敗筆,不僅暴露梁山集團擄人入夥的不擇手段,也再度證明之前秦明與朱仝的被迫入夥,都造成個人或他人的損失與社會的動盪不安,如何能為梁山形象加分?尤其是盧俊義,既出身北京富豪之門,又擁有一身棍棒好武藝,何需落草為寇?

先看吳用與李逵假扮算命術士,讓盧俊義相信百日內必有血光之災,須前往東南方一千里外(即梁山泊方向)避凶此事,即反映了當時社會流行的驅邪避災觀(直至今日仍甚通行)。盧俊義貴為豪門員外,自亦不能免,這當然也是吳用賣弄玄虛之所在。對梁山而言,誘引盧俊義走出豪門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出了家門的盧俊義,很快就面臨李逵、智深、武松、劉唐、穆弘等人拳腳、棍棒、刀鎗的輪番挑戰,若非他們手下留情,盧早就先一步被擒梁山了。後來走投無路的盧是由浪裡白跳張順在水底下收拾了,正式請上梁山的,算是為他保足了面子。

看這第二階段的過程,無論是武藝或計謀,盧怎麼可能是梁山集團的對手?這不能不讓人想起當初盧俊義要外出躲災時,管家李固與心腹燕青均認為吳用假扮的算命術士說法不足為信,可惜固執己見的盧完全聽不進二人所勸,非但視梁山賊夥如草芥,還希望藉機顯揚武藝於天下。恐怕這種井底之蛙的心態才是盧俊義性格中最大的弱點。

到了六十一回,「吳用」果然不費吹噓之力「智賺玉麒麟」,這「玉麒麟」的外號已明顯點出盧俊義虛有其表與好大喜功的性格。與其說宋江、吳用收攬盧俊義的過程不擇手段,還不如說是梁山集團成功地利用了盧井底之蛙與好大喜功的人格特質,輕而易舉地擺佈了他的一生:奔梁山,征戰南北,命喪淮河。

盧俊義的故事發人深省處在於:梁山集團成立後期,擄人方式均以陷人於不義為手段,這不僅不符「忠義」原則,也毫無「替天行道」的感受;其次是盧俊義之入梁山過程也讓人看出其咎在己,一個集固執於一身者,即使擁有再多的錢、再高的身分,也挽回不了偏執性格所做的錯誤決定,其悲慘的下場就是一面鏡子。

回頭再看陳洪綬筆下肥胖的盧俊義。相對於金聖嘆先生所言「盧俊義傳,也算極力將英雄員外寫出來了,然終不免帶些呆氣。譬如畫駱駝,雖是龐然大物,卻到底看來,覺道不俊。」於是張恨水先生據此,乾脆給盧俊義封了個「土駱駝」的外號。揭開了「玉麒麟」的華麗外衣,現出「土駱駝」的呆氣,盧俊義看來果真如陳洪綬所繪的虛有其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