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耆老葉石濤病逝 享壽83

 |2008.12.12
399觀看次
字級

【本報高雄訊】台灣文學耆老葉石濤,昨天上午十時四十分因腸癌併發淋巴移轉、器官衰竭過世,享年八十三。葉石濤二月底入院開刀,多次進出加護病房,與病魔搏鬥;心中最大的遺憾,是未能看到台灣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昨天上午十時四十分,葉石濤走過八十三年的人生,親人在旁陪伴。文學台灣雜誌社主編彭瑞金說,葉石濤在病榻還一直關心台灣文學的發展,感慨未能親見台灣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心中永遠的遺憾。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史哲指出,葉石濤的評論立足台灣,強調台灣文學的自主性,建立了具有台灣意識的台灣文學論述及史觀;他的「台灣文學史綱」是第一部以台灣人觀點寫出來的台灣文學史,被視為戰後台灣文學最重要的理論建構者。

市政府文化局及國立台灣文學館,花兩年時間整理葉石濤作品,包括小說、評論、翻譯、散文、隨筆等,今年四月出版六百萬字「葉石濤全集」共二十冊。因葉石濤在加護病房,新書發表會就選在高雄榮總的會議室;市長陳菊特別到加護病房向葉石濤致意,無法言語的葉石濤感到很欣慰,病榻旁也一直擺著這套書。

史哲說,「台灣作家必須放開心胸,開拓更大更多的台灣時空,台灣文學才有磅礡的氣勢擠進世界文學的大門。」這句話摘自葉石濤「沒有土地,哪有文學?」文章中,鑴刻在蓮池潭畔文學步道上的第一座基石。原本文學步道是要等葉石濤出院後,與陳市長一同揭幕,如今卻成為永遠的遺憾。

客家大老鍾肇政十月到加護病房探視,在耳邊大聲呼喚昔日「戰友」的日文名字,只見葉石濤的眼皮動了一下。

葉石濤住院期間,曾貴海、鄭明、陳坤崙等台灣文學界的朋友頻頻探訪,安慰、鼓勵他。相較於剛入院的樂觀,後期插管、洗腎的病痛折磨,葉石濤明顯的消沈,一直跟家人表示「想回家」。彭瑞金說,葉石濤心裡當然也明白「回家」的涵意,就是告別自己的人生,他並無所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