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雖然許多作家大聲疾呼廣泛閱讀的重要,但許多國中生不考的書就不讀。「親子天下」雜誌「自學力」調查發現,超過四分之一國中生從不主動到圖書館借書或找資料,常看課外書的國中生只有四成。還有近四分之一國中生說,閱讀純文字的課外書感覺吃力。
「親子天下」最近針對國一至國三學生,也就是在九年一貫課程下長大的孩子,進行「自學力大調查」,近八成孩子認為用功讀書是為了考上好高中,只有百分之十七勾選「喜歡學習」。約百分之六十八的老師認為,現在的孩子沒有學習動機。
課業繁重,似乎光念課本就來不及,也影響國中生培養閱讀興趣,只有四成國中生會常看課外書,而隨著年級愈大,經常看課外書的比率愈低。近四分之一國中生也表示,閱讀一本純文字課外讀物,會覺得吃力。
還有超過四分之一從來不會主動到圖書館借書或找資料,且年級愈大,使用圖書館比率愈低。在同樣詢問國中教師的問卷中,也發現近四分之一的教師,從來不會帶學生使用圖書館。
百分之二十四的學生則承認沒有自己喜歡看的書,列不出最喜歡的課外書名。這個比率到國三更多達三成。即使是有閱讀習慣,喜歡的書則以漫畫居首。
不喜愛閱讀不僅顯示自學力低落,也會影響到寫作及表達能力,超過七成教師認為,學生沒有能力理解文章和摘要、超過八成教師認為,學生缺乏寫作技巧,還有大約七成二教師認為學生不懂得如何做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