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格‧沃爾夫生於一八六○年的奧地利小鎮,一生主要活躍於維也納。幼年時從父親學習小提琴和鋼琴,音樂天分在很早期已經顯露無遺。
一八七五年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兩年後卻被校長認為不可造就而退學,以後全靠自學,唯對音樂的強烈興趣,儘管受到父親的反對,他依然堅持往音樂的路發展下去。
沃爾夫非常崇拜華格納的音樂作品,因此當華格納辭世,對沃爾夫造成很大的影響。他失去了精神上的依靠,慌亂了跟隨的腳步,創作明顯地減少,幾乎無法持續。所幸對音樂創作的熱忱,漸漸重回音樂創作的懷抱,重新出發。他在一八八四年至一八八七年任職維也納《音樂花絮》雜誌評論期間,還曾經大力推動及讚揚華格納的音樂。
沃爾夫在藝術歌曲的創作領域上是一位不容忽視的音樂家。他重視詩歌帶給人類的啟發,而且掌握詩歌與音樂之間的微妙關係,在創作藝術歌曲時得心應手。他創作的旋律配合詩歌的韻律,高低起伏,歌聲與鋼琴伴奏互相呼應配合,達到二者融合為一的密切關係。
他傳承了浪漫派德奧主義的藝術歌曲傳統,被認為是延續藝術歌曲大師舒伯特和舒曼等人的主要作曲家。
一八八八年沃爾夫的藝術歌曲作品得到發表的機會,促使他有更大的動力繼續創作。接著下來的三年之內,他出版大量的歌曲創作,其中包括《歌德詩歌歌曲集》、《艾森朵夫詩歌歌曲集》、《莫里克詩歌歌曲集》、《海涅詩歌歌曲集》等,不幸的是他在這同時患上嚴重的失眠症。
一八九一年開始,沃爾夫對音樂創作感到力不從心,枯萎的創作能力促使他決定暫停創作。他利用這段期間,在德國各地巡迴演出自己的作品,一直到一八九五年,才再度返回音樂創作的崗位。
除了藝術歌曲之外,這一次沃爾夫著手創作歌劇。令人遺憾的是,他在創作第二部歌劇期間開始精神出現狀況,入住精神病院。在病情反覆惡化下,沃爾夫於一九○三年與世長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