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營利項目 卻比照國營事業 不倫不類 健保局仍領高額年終 還要實施1.5代健保 健保不倒 人民會倒
在各行業傳出裁員、休無薪假,健保今年財務缺口達兩百六十億元時,健保局年終獎金卻可領三點八個月,又成箭靶,衛生署長葉金川昨天在立法院備詢時表示「確實給民眾不好的觀感」,但年終獎金照發,並說,預估明年財務缺口將達三百二十四億元,1.5代健保(採個人總所得計保費)勢在必行,也就是保費漲定了。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在全國人人喊打時,年終獎金照發,還要漲保費,真的完全不顧民眾觀感?健保局有說詞,由於公務員基本就有一點五到兩個月的年終,加上健保局比照國營事業單位,可編列一點八個月的績效獎金,所以約可領三八個月。
這點出在體制問題。健保沒有營利項目,組織卻比照國營事業,導致變成「四不像」,即便虧損連連,仍可領績效獎金,雖然無可奈何,卻但真的沒辦法解決嗎?
景氣急凍,看看真正的國營企業中鋼公司,由於不堪虧損而決定減產,並要求九千多名員工,各自安排休四分之一年休(無薪休假),甚至放棄換領不休假獎金的慣例,「比照」國營事業單位的健保局,為何不比照放棄績效獎金?
雖然衛生署及健保局不是沒有不努力,正爭取盡快修法,將健保局的定位從國營事業單位改制為行政機關,免去年年挨罵的窘境,既然如此,當前時機歹歹,民眾觀感不好,何妨比照公務機關彈性休假作法,在修法前「彈性」放棄績效獎金。
健保局總經理朱澤民替員工「叫屈」,說員工是「兩頭空」,比起一般行政機關的公務員,沒有月退俸及子女教育、生育等補助,也不能享有國營事業單位的優惠存款,他也希望盡快完成組織改造,解決定位不明的困境。
可是朱澤民的說法,會有多少民間企業的員工(勞工)也要叫屈。年底將有大批失業潮,捧著鐵飯碗的健保局員工卻不會憂心失業,多少民間企業強迫無薪休假,年底又很可能只領到微薄甚至沒有年終獎金,到底誰才真正有權「叫屈」?
健保局不是國營事業,沒有盈餘上繳的壓力,卻因督導管理不力,出現很多醫療機構「吃健保」的弊端,這些不去檢討改進,卻還要調漲健保費,然後自己領豐厚的年終獎金,用「太超過」形容恐怕還不夠。
即然朱澤民為員工叫屈,那麼讓我也為健保局「叫屈」吧!希望立法院加速審喊了好幾年的健保局定位修法,免得健保局被年年像過街老鼠,不過,在大環境不景氣時,健保局請先凍結「自肥」作法,人民才會同情你們的「叫屈」。
范逸晨(基隆市/無薪休假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