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毛麗貞屏東報導】三年多前接下衛生署駐非洲代表職務的屏東基督教醫院小兒科醫師陳志成返國服務了,重回屏基小兒科醫師的崗位,同時擔任屏基國際醫療合作發展中心主任,繼續推展國際醫療業務,陳志成三年來走遍非洲十八國,醫人也「醫國」,他很高興非洲之行豐富了人生的視野。
十幾年前,當陳志成還是台大醫學院學生時,就曾跟世界展望會到非洲訪視,這段旅程為陳志成醫師的「重返非洲」種下種子。
民國九十一年當屏基接下台灣駐馬拉威醫療團工作時,幾經考慮及家庭會議,陳志成醫師毅然接下衛生署駐非洲代表的職務,肩負推動醫療衛生合作,拓展醫療外交的重責,穿梭在非洲各國,與各國際組織建立關係。
帶著老婆小孩舉家移居馬拉威,面對治安、衛生皆不佳的環境,在兒子第一次感染瘧疾時,陳志成醫師看著瘦了一圈的兒子,為了防盜,在家裡養了五隻狗,卻不幸被毒死兩隻,因為有愛,讓全家在非洲之行,成為豐富的成長之旅。
三年多來,陳志成走過非洲十八個國家,積極地與各國際醫療組織建立關係,協助台灣在非洲的四個醫療團推展業務,其中在馬拉威便陸續推動血庫計畫,推廣捐血救人,也開辦了接生婆訓練,改變原本在草地露天生產的窘境。
另有愛滋病彩虹門診,讓受貧窮所困的愛滋患者免費取得治療藥物,並與醫療團團長余廣亮共同撰寫的「指紋辨識系統用於愛滋病人的用藥管理」醫學報告,獲刊載於世界權威的醫學期刊「LANCET」雜誌,這是我駐外醫療團隊發表在世界知名學術雜誌的頭一篇論文。
今年初回到屏基,接下國際醫療合作發展中心主任兼小兒科醫師的工作,陳志成醫師仍將繼續推展海外醫療事工,許多計畫案就在他的腦中,首先他希望能募得一輛兼具看診、X光檢查、開刀功能的醫療巡迴巴士到馬拉威進行肺結核防治及流動醫院。
還有為接生婆的腳踏車加裝「板車」,以便充做「救護車」運送產婦;也希望再募些小紀念品到馬拉威推廣捐血活動。
談起在馬拉威的一千多個日子,陳志成感謝有這樣的機會讓他及家人體驗如此豐富且不同的生活,和不同國家的人互動,拓展了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