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保健室】天冷防運動傷害

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2008.12.07
817觀看次
字級

台北縣李姓讀者問:冬天天氣冷,運動時手腳施展不開,很怕自己一不小心受傷,請問該怎麼預防呢?

耕莘醫院永和分院骨科醫師郭家孝表示,運動傷害的發生原因主要為熱身不夠、配備不足、技術訓練不當、場地不適合、身體狀況不佳、水分補充不夠等。常見的傷害有:

1.肌肉拉傷:占運動傷害的10%至30%,且常被忽略低估。肌肉拉傷分3級,第1級為輕微肌束斷裂,第2級為部分肌束斷裂,第3級則是肌束完全斷裂。肌肉拉傷最常發生在腿及腱肌、比目魚肌、股四頭肌及三角肌等處,急性期(48至72小時內)應予冰敷及適當固定,不宜按摩,以免造成進一步傷害。

2.肌腱拉傷:肌腱為肌肉與骨頭相接處,承受的單位面積拉力較大,原因多半為用力不當,或肌腱構造先天有缺陷。其斷裂位置常見於跟腱、旋轉肌腱、肱二頭肌及股四頭肌,一旦斷裂發生,往往是完全性的斷裂。

3.關節脫臼:常發生於肩關節、肘關節或指關節,易合併神經受損,若處理不當,會造成永久性損傷。郭家孝強調,千萬不可自行關節復位,或隨便採用民俗療法,以免損害擴大。

4.韌帶拉傷:韌帶將骨頭與骨頭連接起來,以維持關節的穩定。當受到外力撞擊、或關節有異常範圍的活動時,就會造成韌帶撕裂或斷裂,使關節活動受限、不穩定甚至關節血腫。急性期須減少活動、冰敷消腫,並及早進行關節復健。至於韌帶是否須修補或重建,可待急性血腫消除後,進一步檢查,視個別情況處理。

5.過度使用症候群:病變的位置因年紀和運動類別而異,常發生於過度訓練的選手,也可能發生在一般家庭主婦身上,甚至玩WII都可能造成病例。郭家孝指出,最好的方法是休息,或輔以藥物治療,嚴重時可考慮局部注射消炎藥物。當然,預防重於治療,事前的妥善準備,及對運動的正確認知,才是避免運動傷害的最佳方法。(記者李宇政整理報導)

讀者若有運動保健、傷害等問題,可寄信到北市忠孝東路4段557號2樓「人間福報運動版」收,或寄至「newsmaster@merit-times.com.tw,註明體育版」,每周日刊出解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