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擾多日的泰國政局終於有了進展,憲法法庭二日做出裁決,宣判人民力量黨(PPP)等三個執政聯盟解散,總理頌猜和其他執政聯盟成員也被迫下台。此一判決雖然讓混亂的泰國政局,暫時恢復短暫的平靜,但政治矛盾依舊未解,未來的泰國仍將陷入新一波的政治動盪中。
此次對抗,執政聯盟下台似乎滿足了反政府勢力關於總理辭職的要求,但原執政勢力仍可能「借殼」重掌政權,新的總理人選也將會來自人民力量黨,被禁止從政的各黨執行委員也可能在幕後進行操縱,此一情況必然不會讓反政府組織接受,因此,混亂仍會再起。
其次,反政府組織的人民民主聯盟提出實施「新政治」要求,不達目的就不會停止示威,而親政府的反獨裁民主陣線,也可能發動支持者舉行集會示威,對憲法法院等進行猛烈抨擊,泰國政壇的亂局似乎仍然無法避免。
分析泰國政局的動盪,主要來自於貧富差距嚴重。根據統計資料,泰國人口現約六千三百萬,其中約百分之七十的是農民和城市草根階層,百分之三十是中產階級,社會中上層與底層(尤其是農民)的利益尖銳對立,城市二元結構非常明顯。
目前流亡海外的前總理塔信,在二○○一年當選後,致力於縮小貧富差距,富有階層與貧困階層的收入差距,從九點三倍減少到八倍,但中上階層認為這些政策嚴重觸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希望借助政變推翻政府,以達自己的目的。由於支持和反對政府的二股政治勢力互不退讓,導致政局一直陷入動蕩局勢,難以結束。
最近該國民調顯示,百分之七十的人民對未來泰國經濟和社會穩定持悲觀態度;絕大多數人都認為,短期內政局仍將處於重重迷霧之中。未來泰國如何走出政治亂局,觀察家普遍表示,這是一盤相當難解的棋局。
透過軍事政變解決問題,看來也很難,因為面臨公開和秘密的抵抗,這使軍方也很為難,而且軍方內部也存在分歧。目前最令人擔心的是,政局有可能往失控的方向發展,亦即對立兩派之間發生嚴重暴力衝突。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即便目前處於漠視旁觀狀態的軍方,在未來一段時期內採取非正常手段奪取政權、結束政治混亂局面,也未必能真正化解兩大勢力之間深層次的矛盾和對立狀態,甚至有可能將問題更加復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