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四日在北京釣魚台國賓館開幕(圖/路透)。香港「文匯報」引述消息說,中美雙方將在這次對話的簽字儀式中,簽署經濟夥伴協定(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
下月將卸任的美國財政部長寶森與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作為兩國元首的特別代表,共同主持對話。
但有分析認為,因美國正處於政府交接期,此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被認為「不會有實質結果」,形式意義將大於內容。而由中美兩國元首共同倡導的這一對話機制,能否在歐巴馬執政後得以延續,也備受輿論關注。
中國外交部官員表示,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係的基石」這項主題,討論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成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對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國際經濟合作等議題。
消息人士說,美國國務院正與下任總統歐巴馬的政權交接小組商討,準備合併美中部長級「戰略經濟對話」和副部長級定期「戰略對話」,由下任副總統拜登和中國領導人定期協商。
寶森前往中國前,曾在華盛頓發表演講,敦促中方繼續採取更多措施,刺激內需,減少依賴出口帶動經濟成長,並呼籲中國擴大市場准入,繼續保持人民幣升值步伐。
不過,最近幾天人民幣連續下跌,卻讓不少交易員和學者認為,這可能是人民幣即將貶值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