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過去我總認為我不犯人、人不犯我,就不會結惡緣;學佛後,才確實明白緣分有直接,也有間接。我在一家飼料公司當業務,客戶是養豬戶,我一直很罣礙間接成為殺害豬隻的幫兇。
福報禪師答:有些行為我們很難遽然辨別它的善惡標準,同樣的殺人,惡徒的殺人是懷著凶殘、暴戾的瞋心而殺人,而執行法律的殺手對於殺害的對象,沒有深仇宿恨,只不過替國家執行一項除暴安良的工作,兩者的動機不同,兩者的行為結果自然不同。買賣是你的正當職業,憑著你的時間、體力換取報酬,這是合於情理的。
一位秀才在江邊散步,看到船伕將沙灘上的渡船推向江裡,準備載客渡江。這時,剛好一位禪師路過,這位秀才一個箭步向前,衝著禪師就問︰「和尚!剛剛船伕把船推下水的時候,壓死好多螃蟹、魚蝦,這是乘客的罪過,還是船伕的罪過?殺生是有罪的,將來這些罪業是乘客受報?還是船伕受報?」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如果說是船伕的罪過,但船伕只是為了要渡人過江,並沒有殺生的意思;若要說是乘客的罪過,他們也只是為了事務搭船,並沒有想要殺生;那麼,死了這許多的生命又是誰的罪過呢?禪師回答得很妙,他指著秀才說︰「那是你的罪過,因為你多管閒事。」身口意等行為固然難以正辨其是非善惡,不過保持意念的正知正見是非常重要的事。
經云︰「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時罪亦無」,這個世間本來沒有事,許許多多的是非都是由煩惱的心惹出來的,因此,我們做任何事情,一點點的是非、好壞都會製造出罪業,假如能破除這些妄想,滅除這些分別,便能安住在無事平等的自在當中。佛教不是威權、恐嚇的宗教,是具有慈悲、智見的宗教,假若你仍無法安心,也可念佛發願回向,願所有畜生道眾生,免除宰殺迫害,捨報往生後不受三塗苦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