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後3至6個月 突然體驗到當時場面 變得遲鈍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
【本報台北訊】媒體經常會報導自殺、車禍、地震等重大意外事故。台北市衛生局昨天表示,死者周遭親友可能因此罹患「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因此,尋求專業醫療對PTSD患者而言,是必要措施。
台北市衛生局解釋所謂「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舉出包括孩子因課業壓力上吊、目睹同行友人車禍死亡兩個案例,當事人事發後出現每天失眠、無法進食、無法工作,及嚴重焦慮、憂鬱。
衛生局醫護管理處表示,其實大多數人具有面對重大事件衝擊後再復原的潛在能力,身心症狀會隨時間自然消退。但是類似這樣人生中不可知的意外,如非身歷其境,很難了解其中承擔的苦痛。
根據一項由精神醫療機構針對九二一地震後受災者的心理狀況所做調查,每十人中有一人會出現PTSD症狀,約零點八人會有憂鬱症。至於PTSD的表現,包括會突然體驗到意外事件當時的場面、對現實環境變得遲鈍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時間大約是事件發生後三至六個月。
若當事人表現出暴怒情緒或工作上心不在焉時,身旁他人可能愈來愈無法接納,認為當事人在耍脾氣、裝病;指責、不耐煩和不再支持的態度很容易帶來有PTSD患者的二次傷害。衛生局呼籲,除了周遭他人的諒解與支持外,PTSD患者還要尋求專業醫療如心理專業人員諮詢及參加心理減壓團體,降低個人心理健康衝擊及創傷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