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玩的足球 老少咸宜

記者李宇政/攝 |2008.11.30
921觀看次
字級





在手足球台上用雙手控制球員,手忙腳亂之下,也會出一身汗。

記者李宇政攝







足球想當然爾是用腳踢的,但其實也有用手玩的足球唷!中華民國手足球協會表示,民國50年代在台灣就出現手足球台的身影,一直到60年代末期,手足球台的分布都還很零星,大多存在於冰果室、文具店、雜貨店、撞球間等。

到了民國60年代末期與70年代初期,手足球開始在全國各大專校園流行起來,也看到很多手足球店的設立,整個70年代培育出許多頂尖高手,各大學也紛紛舉辦系際、校際比賽,是手足球運動在台灣的全盛時期。

隨著電動玩具店的興起,由於比不上電動玩具的聲光效果,手足球很快就從校園及學區消失,手足球店紛紛改裝成電玩店,徒留給愛好手足球的學子無限感慨與回憶。

民國80年代初期,手足球雖然在校園消失了,不過這股熱潮卻慢慢轉移到軍中,很多單位在中山室都設有手足球台。

國內早期玩手足球的高手,以4、5年級生為主,年齡分布在35至50歲之間,不過這項運動並沒有太多的年齡限制,即使到了70歲,還是可以發揮驚人的球技。

進口手足球台業者王盛隆表示,手足球台上有8根可前後移動並能自由旋轉的球杆,每一方控制4根球杆,以不同顏色區分,每一根球杆上都有固定的球員,以實戰場上足球比賽陣形分為守門員、後衛、中鋒、前鋒。

手足球沒有年齡限制,可以開發兒童的右腦,訓練雙手的平衡與協調能力,對老年人來說,經常打桌上足球,可以預防老年癡呆症、動脈硬化、腦淤血等疾病,使老年人身心更健康,有「腦部按摩運動之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