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森執導的「赤壁」上集,在接近尾聲時有一幕,曹操坐在校場上看著士兵踢足球(當時稱蹴鞠),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
據史書記載,在漢代,可以增強體力、培養勇敢耐勞精神的蹴鞠活動,是軍事訓練的一種很好的手段。而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被認為是現代足球的雛形,國際足球協會(FIFA)在2004年初公開確認足球最早起源於中國。
劉歆《七略》:「蹋鞠其法律多微意,皆因嬉戲以講練士,今軍士羽林無事,使得蹋鞠。」何晏《景福殿賦》:「蹴鞠將以行令,豈唯娛情。」這些記載都說明,在西漢後期和東漢時期,足球由社會的娛樂活動變成為軍事訓練活動。
學習足球對身心有何好處?前中華隊足球總教練高庸指出,足球運動是所有球類運動中最均衡的運動,全身各部位都能充分運用到,其中反應快是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因此,學習足球運動的兒童比一般兒童的智能要高出許多。
高庸強調,在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愈是運用到的器官,愈能促進他的功能。足球運動雖然大部分以腳為主,但從腦判斷到下達指令傳送到足部,要在最短的時間做出最正確的動作,具有相當複雜度及困難度,所以學習足球運動有增進身心健全的功能。
當人們質疑用頭頂球會對腦部造成傷害,特別是兒童,在德國醫界曾廣泛的討論,並實際診斷,結論是只要姿勢正確(用前額),依年齡大小,使用輕重、大小、材質不一樣的球,就不會造成傷害;於是足球運動在德國成為最被重視、最被推廣、也最受歡迎的運動。
高庸強調,不因天氣、場地、年齡、人數都能練習,也都能訓練出世界一流的球星,從非洲到歐美都是,相信這就是足球之所以成為世界最受歡迎球類運動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