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府最夯的字眼是team of rivals,多半譯「對立團隊」、「對手團隊」,概括而論,意指「歐巴馬團隊招降納叛」。媒體指美國總統當選人歐巴馬傾向走中間路線,歡迎各界表達互相衝撞的理念(Obama tilting to center, inviting a clash of ideas)。歐巴馬當初贏得民主黨黨內提名,是因左派大力相挺,他們主要支持他在伊利諾州參議員任內大力反對出兵伊拉克,他在國會的投票紀錄也多半挺自由派。
順利當選總統籌組內閣時,歐巴馬率先挑艾曼紐這位立場中立的民主黨人當幕僚長,他也是前朝柯林頓政府的遺老。另外兩個最重要的職位國務卿(Sec-retary of State)由黨內初選時和他廝殺得難解難分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蕊.柯林頓出任;並提名布希政府紐約聯邦準備銀行總裁蓋納出任財政部長。至於新任商務部長,則由另一位曾角逐總統大位的新墨西哥州州長李察遜出任;他還延攬哈佛大學教授桑莫斯擔任白宮經濟委員會主席,新政府內閣團隊已隱然成形。歐巴馬不計前嫌,請柯林頓政府任內創造美國經濟榮景的財經團隊老臣回鍋,主要也是著眼於救市救經濟。
從歐巴馬的初步布局,不難看出他有意走中間偏右路線,他的閣員不見得是意識形態同路人(ideologues),而是務實派(pragmastists)。可以想見,歐巴馬的內閣不會像布希政府第一任內,都是志趣相投的顧問(like-minded ad-visers)一團和氣,官官相護,而是個個有來頭的A咖(big personalities),而且彼此爭論不休(far more spirited de-bate)。歐巴馬深知自己仍是政壇菜鳥,所以他的人事布局以經歷為重(place a premium on deep experience),例如,他就考慮請布希的國防部長蓋茲留任一年,另外,他也有意請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軍最高統帥瓊斯接掌白宮國家安全顧問。
柯林頓政府前官員羅斯柯夫對歐巴馬的人事布局好有一比,他說這就像「小提琴模式」(violin model),左手掌權,右手玩樂器。同時這也透露,歐巴馬固然想求新求變,引進新理念到他的人事團隊中,他的外交政策仍得堅守中間立場。歐巴馬權力交接小組(transition team)成員則表示,面對兩場戰爭和全球金融危機,新政府和馬政府一樣,沒有時間「在職訓練」(no time for a learning curve),外交財經領域尤其要找識途老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