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治療vs.注射治療

陳珮潔 |2008.11.23
1251觀看次
字級

新光醫院眼科醫師彭繼賢指出,目前黃斑部病變的治療方式,分為雷射治療、眼內藥物注射治療與雷射與藥物合併治療等。最新的雷射治療方式如光動力療法,則是將新生血管組織作選擇性破壞,但仍然保留正常黃斑部細胞。

在眼內注射治療的藥物方面,分為長效型類固醇與抗新生血管生長因子,長效型類固醇副作用較大,多作為合併雷射的輔助治療。

抗新生血管生長因子,則有研究針對近視造成的黃斑部新生血管病變,追蹤接受6個月的治療,結果顯示:約有六成八患者獲得視力表兩行以上的進步,九成病患顯示黃斑部新生血管不再滲漏。但這種治療需要依據眼底變化與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結果,評估是否需要重複施打。

施行眼內注射時,多數病患注射局部麻藥後,施打時不會感到疼痛,建議患者在手術房注射,並注意消毒步驟,術後依時間回診並注意視野變化,以避免視網膜剝離與眼內炎(比列不超過1%)。

由於目前台灣地區18歲以上高度近視比率高達21%,建議大於600度高度近視族群,應定期至眼科作檢查外,並注意中央視力是否有模糊、變形,或看線條時出現斷裂、波浪形。

至於光動力療法,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主任蔡景耀表示,根據美國實施光動力療法的經驗,黃斑部病變患者兩年平均接受四至六次此類療法,可以維持視力的對比鮮明度,減緩或停止喪失的比例約為六成,而且約一成六的病人可維持或增加視力。

光動力療法包括注射藥物作為感光劑、利用非熱能的雷射活化藥物等兩大步驟,感光藥物可以協助把不正常的血管堵塞,制止出血及滲水,由於藥物必須以光活化才能產生作用,故這個治療方法能夠選擇性地只處理不正常的血管。

另外,近年眼科實驗正嘗試採行更新的藥物及手術方式,例如移植視網膜、植入視網膜晶片等,但都在臨床試驗中,尚未有定論。所以建議患者應使用抗紫外線的太陽眼鏡保護視力,同時戒菸減少小血管的傷害,控制高血壓及預防心血管病變,以減少眼球血管硬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