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漢唐樂府」 陳美娥驚艷國際

 |2006.03.01
216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學歷只有小學三年級的陳美娥,十九歲邂逅南管,從此視發揚南管為天命,三十歲白手創建揚威國際的「漢唐樂府」。她將南管音樂和梨園戲的科步動作,擷其神韻,二相結合,創造出宛如古典復生般的樂舞形式,驚艷國際藝壇,堪稱南管奇女子。

陳美娥襁褓中即過繼給膝下猶虛的姑姑撫養,姑姑是當年頗有名氣的歌仔戲旦角。在她讀國小三年級那年,因不容姑姑被同學輕蔑,決定放棄學業幫忙家計,但年幼又身無所長的她能做的也只有加入戲班。

十二、三歲那年,她回到台南,叱吒台灣三十多年的歌仔戲團「拱樂社」在籌措少女歌劇團,陳美娥考進去,不料入團兩個月,尚未正式登台,突然暈倒不醒人事,送醫院後,戲班主即默默遞給她一千元遣散費。

爾後經姑姑四處求醫,在絕望中,偶爾到電台代班唱唱台語歌謠,邂逅一位素昧平生、非親、非故的藥廠老闆,答應免費醫治陳美娥的病。

這位「老恩公」對陳美娥猶如人生再造,除了治好她的病,還延請私塾先生來家教古文、學洋琴,還讓她到公司旗下廣播劇團學唱歌。她從客串到主唱到編寫節目一手包辦。有一天,陳美娥收到觀眾的來信說,她在節目中介紹演唱各種台灣民謠,唯獨缺少南管。此後她受教南管名家之後吳素霞女士,成為南聲社年紀最輕的社員。

陳美娥不只學彈唱,還鑽研冷僻艱澀的古典音樂史,國民義務教育都沒完成的她並能出口成章。這歸功於偶然讀到民間學者余承堯在《師大月刊》上發表的一篇論中國傳統音樂的文章,與來自巴黎第七大學的漢學家施博爾博士,蒐羅許多南管曲譜文獻,讓她如獲甘霖。

一九八二年,由施博爾博士引領,陳美娥率團到歐洲巡迴演出,創下由夜間十一時起至翌日凌晨五時,透過廣播電台做馬拉松式的實況演出轉播,首度將中國古樂南管介紹到歐洲,造成相當大的轟動。

次年陳美娥和其兄長陳守俊,共同創辦「漢唐樂府」,更揚旗立幟,表明南管承自漢唐的堅決信念。

後來「漢唐樂府」的表演曾獲紐約時報評選為年度十大舞蹈風雲榜榜眼,而陳美娥本身更獲得美國紐約林肯中心及美國美華藝術協會頒贈的「亞洲最傑出藝人金獎」。

陳美娥的故事刊於《新觀念》雜誌三月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