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交通大學昨天發表一項汽車「前視遠距離偵測雷達」及「側視盲點輔助雷達」,爭取短短幾秒的反應時間,有助於駕駛人避開追撞及側撞的風險,爭取救命的反應時間,減少交通事故,保護駕駛人及乘客安全。
交大電信工程系教授鍾世忠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經費補助下,透過該校微波及毫米波技術,開發出前視遠距偵測雷達及側視盲點輔助雷達兩種最新產品。
鍾世忠表示,測速雷達採用毫米波的訊號,不會受天候影響,被稱為「全天候雷達」。目前開發出來的是二十四GHz低頻段雷達,成本只有兩、三萬元中華汽車、法國零件商Valeo等國內外廠商有意合作,並將推廣為汽車內建的標準配備。
鍾世忠說,開發出來的前視遠距離偵測雷達,可測到車道前方一公尺至一百公尺車子的相對距離及相對速度,一旦和前方車子的距離縮小到一定範圍以內,或兩車的相對速度突然增加,就會發出聲音或燈號等警示訊號,提醒駕駛人注意,爭取救命的反應時間。
至於側視盲點輔助雷達,主要是解決車體右側A、B柱遮蔽所造成的視覺盲點,當駕駛打出方向燈,有意變換車道或轉彎時,若剛好有行人、機車或汽車進入這個視覺盲點區,就會立即發出警訊,提醒駕駛人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