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根據中央健保局看診資料及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慢性阻塞性肺病,目前是國人死因的第六位,也是全球人口死因的第六位,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到二○二○年將上升到第三位,因此將十一月十九日訂為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呼籲全球防治。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科主任江啟輝指出,老菸槍常以為自己的咳嗽是「菸咳」,然而,這可能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徵兆,還會引發心臟病、腦中風等其他併發症。
江啟輝說,一般人熟知的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疾病,就是屬於慢性阻塞性肺病,症狀由輕而重包括咳嗽、氣喘、周邊呼吸道阻塞等,抽菸二十年以上的癮君子,開始走路喘、小感冒很容易變成肺炎時,很可能已罹患此症而不自知。
江啟輝說,這類患者長期處於肺部發炎狀況,導致發炎介質濃度上升,並隨著血液循環擴散全身,等於是毒素滿身跑,使如心肌絞痛、心肌梗塞、血管硬化、骨質疏鬆、肺心病、糖尿病、肺癌、體重減輕、肌無力等疾病風險及嚴重程度提高,以至不少病患是喘著住院,卻死於心臟病。
由於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症狀不明顯,頂多就是咳嗽和喘不過氣等,江啟輝建議四十歲以上有抽菸習慣的民眾,應養成定期到醫院作肺功能測試的習慣,一旦發現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時,在治療及保健外,最好接種流行性感冒疫苗及肺炎鏈球菌疫苗,保護殘存的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