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民眾向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反映,使用3M博視燈會釋出臭味,經送驗後證實屬實,但廠商認為是低於室內空氣等標準。消基會昨天召開「3M博視燈會釋放毒空氣?」記者會,呼籲政府須訂產品釋毒標準,並全面檢測家電遇熱釋毒問題。
向消基會申訴的紀先生說,去年五月購買3M博視燈,只要開燈二分鐘就之後,就會聞到臭味,他是成人,使用約三十分鐘後出現頭昏、想吐、眼睛不適、呼吸不舒服的感覺,他幼稚園的孩子約十分鐘就出現這些不舒服情況。
他強調,這恐怕不是個案問題,因此聯繫3M公司、也向消基會申訴。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說,3M於今年六月將商品「58°博視燈TL1000」送工研院進行十六項化合物測試,結果顯示商品確實檢出十六項「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總濃度約為零點零九ppm。
吳家誠說,在入口網站已有網友大量討論此怪異情形;3M業者向申訴的消費者及消基會表示,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為三ppm、勞工作業環境容許濃度為二百ppm,檢測結果遠低於上述二項標準。
但,博視燈通常使用於臥、書房內,且為近距離使用,閱讀者距離燈具僅約三十公分高度,在狹小、非通風、又長時間近距離接觸,豈能用「室內空氣品質建議值」或「勞工作業環境容許濃度」的標準。
而且燈具通電後屬加熱狀態,燈具中的黏著劑、塑膠材料等,在高溫下會釋放出更多的有機溶劑,吳家誠說,這十餘種物質,不但會影響視力,引起頭暈想吐,甚至有的會引發白血症,業者在可加熱與不可加熱的熱分析上疏於檢驗,顯然品保有問題。
不過消基會卻無法律可依據,來要求3M全面下架,吳家誠指出,原因在於目前國家沒有標準可管,呼籲政府應盡速訂定檯燈類商品材料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