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寵物展」已走過近3個年頭,構想由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人與動物關係研究人員凱瑟琳‧格里爾提出。隨著愈來愈多寵物愛好者的支持,內容逐漸充實,最終也變成全國性的大規模巡迴展覽。
「美聯社」報導指出,「美國寵物展」展出的內容,時間從18世紀至今,涵蓋數百年間人與寵物的各種關係,並藉由圖片、文字與多媒體介面描繪美國寵物的發展史,甚至追根溯源至某種寵物的祖先。
展覽品中,裝有蟋蟀的籠子引起許多觀眾的興趣;在過去,人們會把叫聲嘹亮、驍勇好鬥的蟋蟀裝在鑲有裝飾物的籠子裡,希望牠能像iPod一樣帶給人們美妙的聽覺享受。除了蟋蟀外,像金絲雀這類歌聲美妙的鳥類在20世紀初也非常受歡迎;為了讓牠聽起來美妙、看起來也同樣宜人,鳥籠的花樣也多到無法想像。
動物福利教授詹姆斯‧瑟普爾分析說:「從方便與經濟的角度來看,鳥類容易管理,讓牠們待在籠子裡,就好比有了一台高檔的立體聲歷聲喇叭。」而且鳥比喇叭更好的地方,就是人們還可以和牠互動,很多人都喜歡逗鳥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