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水福
前往永定參觀土樓群。永定客家土樓是「客家人從黃河流域遷移到永定後,將遠古中原生土建築藝術發揚光大的特殊產物」,但當地有關土樓的介紹,未直接說明為何在永定建土樓的原因。
其實,土樓是為了防禦土匪、盜賊的搶奪掠取而建的。當時盜賊武器不那麼精良,無法攻取土樓,圍攻一段時日之後,「自然」轉往他處。
土樓,牆壁以土夯而成,外形有圓形、方形,大小不一。以振成樓──號稱土樓王子──為例,內設四層,一、二層當倉庫、儲備糧食為主;三、四層住人,年輕者住第三層,年長者住第四層,樓內可養雞鴨畜生,亦可種菜疏,因此,如果糧食足夠,住戶可三、四個月不出門,生活無虞。
由於樓內中間無屋頂,採光良好,奇妙的是樓內外溫差數度。那一天,一腳踏入樓內,即感受到變化。
目前,永定土樓已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據說,當初美國人還以為是核子反應爐呢。
每間房子,大小約三坪,有窗戶,通風良好。只是,如果是老人家,爬上四樓,得費一番工夫。由於參觀者眾,不易細細端詳,只能走馬看花。振成樓現仍有百多人居住,裡邊的井,仍是活井,水質清澈甘美。
參觀者需購門票,一天的收入不少。後代藉著祖先餘蔭可衣食無虞。
永定客家話異於漳州語,受閩南話影響較多。
我們也參觀民俗表演者以客家話演唱「阿哥出門往南洋」,對照歌詞,我知道表演者唱的每一句。
幼時生長於雲林二崙,那一帶也講客家話,只是與桃園平鎮、新屋或美濃等地的家話不同,一般稱「粵客」,有人不查,以為是「不好的」客語。
在永定土樓聽客家歌詞,有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中午品嚐客家小吃,可說是客家菜的精華。客家菜無高貴食材,多利用自家食材精製而成,內容與台灣的客家菜大抵相同,但味道更勝一籌。
從廈門搭車至永定,費時三時半,山區顛簸厲害,加上座位間隔小,腳無處伸展,當天往返,精神上覺得收穫相當豐碩,肉體上則相當疲累。
(作者為興國管理學院講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