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彰化訊】彰化市公所古月民俗館從昨起在古月民俗館舉辦「台灣懷舊燈具風華展」,展出近半世紀各式各樣古老燈具二百多件,包括鴉片燈及早年的「乞丐燈」。此展展到十二月二十八日。
這些古老燈具是由台中市民俗文物學會提供,學會前理事長游松德、現任總幹事陳麗全,都在場導覽。游松德表示,展出的二百一十七件各式燈具,大都是在光復前後民間所使用的燈具,年代在四十至七十年以前的燈具,將台灣不同時期、不同階段及需求的燈具演化過程完整呈現。
游松德指出,展出中有一對「乞丐燈」又叫乙炔燈,是用電石氣的鐵皮燈具,因為乞丐沿街乞食,到夜晚隨處席地而睡,或在大戶人家車前簷下睡覺,旁邊放的都是同型電石氣燈,一看就知道是乞丐所使用,成了一種特殊燈具。
古月民俗館館長林玉青表示,台灣在早期農業時代,家家戶戶會在晚上點起由鐵皮罐改裝的煤油燈,吃晚飯、話家常,半夜農夫會提著電土燈巡田水、捉青蛙。這些老燈具背後,記載先民的點滴甘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