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臨床發現,近來躁鬱症患者有增多趨勢,彰化基督教醫院自三月起,每天用傳簡訊給躁鬱症患者,並請患者回覆,依評估病情,相較於未傳簡訊組,患者回診率逾九成。這項成果彰基發表於精神科醫學會,期待在國內推廣。
計畫總主持人彰基鹿東分院院長邱英南表示,收治的五十名中度至重度躁鬱症患者,平均每人接受九十天簡訊服務,問候是否吃藥、當天心情指數。「加油!祝你活力充沛,迎接美好的一天!」簡訊內容溫馨,病友接受度極高。
結果發現,七成患者每天期盼收到簡訊,提醒用藥成功率為五成一,平均簡訊回傳率五成三,七成一認為簡訊可以提醒自己服用藥物,一周內忘記服藥的次數減少五成。
計畫實施半年後,躁鬱症患者回診率高達九成二,病友Jane表示,罹患躁鬱症之後,不但對自己沒有信心,甚至覺得自己似乎被遺忘了。自從收到簡訊,才知道這世上還有人關心她,甚至比親人還要關心。
邱英南指出,國內約有七十萬名躁鬱症患者,一旦躁症發作,整個人就會精力充沛、講話大聲,且充滿自信。有人不停地做家事,打掃房間,也有人性情大變,脾氣暴躁,甚至動手打人。也有人四處血拼,買一堆不需要的東西。
有一名患者在躁症期間,由於沒有按時服用藥物,病情不穩定,自認投資眼光獨到,短短兩周訂了四十間房子,花了數百萬元定金,錢不夠,還到處借錢,後來家人申請禁治產,才解決問題。
邱英南表示,經濟不景氣,幾百元醫療費用也成了負擔,影響精神科患者就診意願,門診病人明顯減少了,一旦停藥,可能讓病情加劇,或是復發,患者及家屬不可不慎。
他並呼籲,躁鬱症發作時,病患常沒有病識感,身邊親友要多關心,如果發現患者情緒與行為脫離常態,或出現兩極化的情緒,過度情緒高亢興奮,或情緒持續低落憂鬱、失眠等,要適時協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