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對我而言,創作靈感就是來自人生百態的體悟」,作品正在佛光緣美術館台北館展出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系所教授郭博州,侃侃而談一路走來的藝術創作歷程。
說到與藝術的結緣,書卷氣濃厚的郭博州笑著說,或許是受到父親擔任美術老師的影響,讓他從小就看著父親整天投入藝術創作教學中,耳濡目染,不自覺也開始拿起畫筆有樣學樣、動手塗鴉。小學二年級時參加繪畫比賽,還以洋溢赤子之心的創作奪得名次,讓他興奮不已,更加喜歡畫畫。
「考上師大美術系後,可算是我正式學習藝術的開始」郭博州說,不同於過去的隨意創作,美術系的紮實訓練讓他真正打開了「藝術大門」,開始奠下素描、彩繪等領域的基本功,期間他更遇到了影響自己一輩子的恩師趙春翔,並將他視為追求現代藝術的學習典範。
在趙春翔的鼓勵支持下,郭博州一九八九年前往美國紐約進修現代藝術,勇敢追求自己的「藝術夢」。在異國文化的激盪與女兒出生的喜悅下,初為人父的他開始對「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並將體悟轉化為一幅幅洋溢愛與生命力的創作,讓人看了驚艷。
而隨著年紀漸長,也讓他慢慢體會到「本土文化」才是藝術生命的根源與養分,因而開始從故鄉台南西港中尋求創作的活水源頭,創作出「台灣櫥窗」系列作品,展現對鄉土文化的人文關懷。不只如此,喜歡旅行的郭博州更將所見所聞化為創作靈感,激盪出「台灣後花園」與「歐遊日誌」系列作品,洋溢源源不絕的創作活力。
回首自己二十多年來的創作生涯,郭博州感性地說,「藝術創作」之於他,就像是「第二生命」一樣。對他來說,創作的樂趣就在於從平凡的生活事物中找到不平凡的創作靈感;從百態人生裡獲得深刻體會。因為創作,也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多采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