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每日郵報」指出,美國紐奧良的科學家已培育出世上首隻能在「黑暗處發光」的喵喵:「綠基因先生」!這隻6個月大的喵喵在白天看起來很正常,但若將它放在黑暗的房間裡,打開紫外線光後,牠的臉上會發出明亮的綠光,除眼睛外,鼻孔、耳朵、牙齦都能發光。
為何牠能發光?因為科學家對牠的基因做了些改變,以評估是否能在「不對動物造成傷害」的情況下,將特定基因加入動物的基因序列中。
為了追蹤成效,他們決定使用一種能在紫外線燈下發光的基因:「綠螢光蛋白」,這種蛋白可在動物的黏膜處產生效應,因此這隻喵喵的嘴、耳、鼻都能發光。
這項研究的目標,是希望是研發出一種被稱為「打擊基因」的物質,用來治療某些基因疾病。綠螢光蛋白會把這些有問題的基因標示出來,使科學家更容易識別這些問題基因的位置。
紐奧良珍稀物種奧杜邦中心的比特斯‧德萊塞指出,把這種蛋白加入貓咪的身體裡,不會對牠的健康造成負面的影響。她說:「貓是這個實驗的理想對象,因為牠的基因排列與人類很像。」
德萊塞說,「綠基因先生」不但是美國第一隻、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隻的螢光喵喵。她說,若能確定這種物質能無害地植入喵的基因序列中,則對發展基因療法治病、亦即製造「打擊基因」的過程而言,無疑是踏出了第一步。
本月稍早公布的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在研究水母過程中發現及改良綠色螢光蛋白的3位美、日科學家,這也使得能夠發光的生物備受國際媒體的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