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古老的一神論宗教,所遵奉的聖經就是天主教、東正教與基督新教所遵奉聖經的「舊約」,前五卷書稱之為「摩西五經」,第一卷就說明了上帝創造世界的信仰基礎。
猶太人相信自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曾與上帝建立了聖約,並以男孩生下來第八天都要接受割禮做為立約的表徵,後來雅各(亞伯拉罕的曾孫)帶著全家定居於埃及。據出埃及記的故事記載,有埃及新王起來治理國家,埃及人便開始奴役以色列人。約西元前十二世紀時,有一位名喚摩西的猶太年輕人,在上帝的指引下帶族人走向自由。直到今天,猶太人仍以踰越節這個節慶來紀念歷史上這個事件,過節期間不可以吃任何發過酵的食物。
摩西帶著族人流亡四十年,在西乃山上頒布了上帝口述的猶太律法「托拉」,成為猶太人信仰生活之基石(虔敬者每週都會在會堂讀誦一段托拉卷軸)。後來,征服了上帝應許的迦南地(現在的以色列地),以耶路撒冷城為首都,所羅門王在此建造了壯麗的聖殿。西元前五八六年,巴比倫人摧毀了這個聖殿,並將猶太人流放於異域。從此,猶太人靠著先知的話語、律法的支持,存活於世界各地,猶太教的宗教組織的發展,也漸漸配合為數日增的客居他鄉社群的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世界大約三分之一的猶太人喪生於納粹集中營,造成所有猶太社群大團結,堅決要在戰後給猶太人一個家園。西元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宗教的夢想終於實現,約有三分之二歷經難民營苦難的人回到此定居。雖然仍有猶太人旅居世界各地,但今日美國仍是有史以來最大、最富裕、最有勢力的猶太社群所居之地。
猶太教的經典就是現在耶穌教《聖經》中的舊約部分,因絕大多數是用希伯來文寫成,故又稱《希伯來聖經》。猶太教經典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律法書》,是記載關於世界與人類起源及以色列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的歷史;二、《先知書》,是記載以色列重要歷史人物的事跡,及以色列民族的興衰過程;三、《聖錄》,包括有〈詩篇〉、〈箴言〉、〈哀歌〉、〈約伯記〉、〈歷代志〉等。這是猶太教確定《聖經》的十一卷書。
嚴格正統派的猶太教,是一個以父權為中心的宗教,男女各有其明確的角色界線,兒子的誕生是要行割禮來大加慶祝,女兒的誕生只是在會堂崇拜過程中舉行簡短的祝福。而在保守派和改革派的會堂裏,男女可以同坐,充分參與在崇拜裏。一九七○年代初期以來,改革派已出現女拉比(獲認可的猶太教師和精神領袖)。今天,非正統派的拉比學院都有大約比率相等的男女學生,女性的才華漸漸受到重視。
在嚴格正統派裏,男女多在十八、九歲或二十出頭結婚,父母會給予經濟支援,直到男孩完成猶太教育為止。但非正統派有愈來愈多的異族通婚,其子女也未以猶太教育的方式教養成人,而出現種種歧見。有些地方,男女雙方舉行婚禮時,新郎要把一只玻璃杯打破,以此紀念耶路撒冷聖殿的被毀和猶太人的流離顛沛;同時提醒新郎、新娘,人類幸福的易碎,需要小心的呵護。猶太教傳統強調對臨終者致最大的敬意與關懷,按禮儀將屍體洗淨,用簡單的亞麻或棉質裹屍布包好。送葬時由拉比帶領隊伍走向墓地,放進墓穴裏的時候,要邊念誦祈禱詞。結束喪禮後,家屬便回家去展開一連七天的哀悼。
猶太教崇奉一神雅威,以家庭為其敬神中心,所以宗教能保存至今;猶太教注重宗教教育、家庭清潔、刻苦耐勞、團結奮鬥以致於能抵禦強敵復國;始終相信猶太教是世上最好的宗教,故改信他教者少之又少,這是猶太教不容抹滅的優點。
(摘錄自《佛光教科書》第十冊第十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