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青年佛學運動 年 慧炬紀念周宣德

李祖翔 |2008.10.27
1218觀看次
字級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燃起慧炬五十年,佛光普照滿人間」,慧炬創辦人周宣德居士今年一百一十歲誕辰,他畢生推動的大專青年佛學運動也屆滿五十周年,紀念會在二十五日舉行,現場除曾接受補助、尤其是全國第一個佛學社的創社者群聚一堂,還有擊鼓、吟詩、話劇、演奏、武術、崑曲等表演,不僅結合佛學,更顯現了經濟風暴下的慧炬機構也朝多元服務教育發展。

紀念會開場,在優人神鼓融和力與美的彈跳動作,和象徵文殊菩薩持劍置經的亂擊震撼裡,突顯智慧在挫折阻礙的環境中也能上天入地、無所不在。

慧炬機構董事長莊南田說:「佛教振聲要從知識份子開始,因為大專青年是改善社會風氣的關鍵。」

民國四十七年,周宣德希望把佛教從常人觀念中的「老太太才迷信的宗教」,澄清為高知識的智慧共同體,就如同紀念會上鼓聲入人心那般,令人萌生頓悟的清明感。

周宣德居士在四○年代導引知識青年學佛,以「人成則佛成」做根本,輔以儒家人倫做道德實踐和人格教育,主張人要求真道、得正覺、發大心、立弘願,所以青年應學菩提心。他首創廣播「佛教之聲」,用作空中弘法;設一百零七種獎學金補助學佛青年,還創辦慧炬雜誌出版社,提供大專院校佛學社諮詢,定期邀請名流舉辦座談和九蓮粥會。他臨終前還囑咐家屬以念佛為主,喪事不鋪張浪費。

第一個大專佛學社創社人之一的劉勝欽,引用海明寺悟明長老的賀詞說,現在的台灣佛教興盛,周宣德有著不可抹煞的貢獻,他老年時人雖在美國養老,仍持續為台灣大專青年學佛獎學金募款,還曾因怕款項有誤,自掏腰包補足,使智慧的火炬永耀光明。曾接受慧炬獎助學金的華梵大學教授熊琬相信,周宣德是時代的推手,當佛法種子深植人心後,開啟的美麗菩提心,定能讓二十一世紀成為佛教的世紀。

當天所有的活動表演都是與周宣德居士有交往的學佛團體,包括李炳南居士的台中蓮社吟唱唐詩、蓮榮共修會演奏國樂及周宣德一生話劇,淨廬念佛會合唱紀念歌和星雲大師的曲子,弘明實驗高中吹陶笛、打太極扇,還有崑曲「浣紗記」,全面呈現周宣德生前提倡的「佛儒文化並重」的理念。

慧炬機構同時為悼念周宣德居士生前提倡的淨土藝術,即日起至十一月七日在龍山寺板橋文化廣場,展出第二屆淨土藝術創作展,創作形式包括彩墨、油畫、書法、雕像、數位藝術等,展出者有李秉圭、謝毓文、果梵法師、吳永猛等四十五人,作品計七十件;慧炬印光祖師紀念堂則辦慧炬歷史文物展,展至十一月二十六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