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古坑訊】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為保護「國鳥」台灣藍鵲的生態,使之不被中國藍鵲雜交,甚至棲息環境遭佔據。去年起積極「追緝」入侵的外來種─紅嘴藍鵲 (即中國藍鵲),因中國藍鵲的身影很漂亮,有民眾希望不要「移除」,雲林縣野鳥學會理事長陳清圳認為,捕捉的中國藍鵲可供教學之用。
中心助理研究員范孟雯說,中國藍鵲似台灣特有種的台灣藍鵲,都是雜食性鳥類,羽色稍有不同,中國藍鵲黑頭白肚、紅眼睛、羽色淡藍無光潔、體型稍小;台灣藍鵲則黑頭藍肚、黃眼睛、羽色深藍且亮麗,兩者鳴唱聲相似,體型在遠距離觀測時難辨大小。
陳清圳強調,中國藍鵲的生存能力較台灣藍鵲強,對台灣藍鵲的棲息環境及生態都是大隱憂,中國藍鵲「一定要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