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文‧霜降‧二靈印‧圓形章。

昨天是「霜降」,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八個節氣。看到「霜降」這個詞,當今最夯的用語,但是沒幾個人會想到節氣。
好詞必然是朗朗上口,而且好記,古詩有「蕭蕭霜飛常十月」、「月落烏啼霜滿天」,這是耳熟能詳的句子。尤其張繼這無眠的一夜,感歎天地悠悠,將愁思化成千古絕唱,寫下了時人皆知的〈楓橋夜泊〉。
仔細探究,其實霜不是從天而降,它不可能像雪一樣飛,也就是說不會有霜滿天的景致,在天文界裡,「霜」它是近地層的一種水汽凝結現象。所以,霜並非從天而降,而是露水結成。
但是,在感性的人世裡,不談結霜,不說下霜,有理、無理,直呼「霜降」,所蘊含的是一種翩然而至的時機到了人間,有更多的意義在於它是一個轉折。
霜降是氣候的一大轉折,此時南台灣唯一讓人看到的秋意,就是溪畔沙洲菅芒花開,白芒芒的花穗,隨風搖曳,為常春的屏東憑添蕭瑟景致,霜降之日未見降霜,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