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公布今年感染法定傳染病弓形蟲病首例,住在台北市的三十歲男子,因頸部淋巴結腫大、頭痛就醫,日前被確診罹患第四類法定傳染病,是今年首例。
疾管局副局長林頂表示,個案男子今年六月中旬,出現左右頸部淋巴結腫大,九月一日因頭痛到醫學中心求診,九月五日採血檢驗弓形蟲病陽性反應,通報疾管局派員複檢,確認男子感染弓形蟲病。
林頂表示,貓科動物是弓形蟲最終宿主,大部分溫血動物誤食被貓糞中弓形蟲卵囊污染的食物後,會感染弓形蟲病。除垂直感染、輸血、器官移植外,弓形蟲不會人傳人,新生兒若從母體垂直感染,可能會腦膿瘍導致視力不良、學習障礙、發展遲緩,甚至有水腦症、小腦症、失明、呼吸抑制死亡。
疾管局疫調發現,男子家中未飼養寵物查不到傳染源,唯今年五月曾多次出國洽公,研判可能在國外時曾誤生食被弓形蟲卵污染的食品,所幸男子治療後已無大礙,但他懷孕七個月的妻子檢驗後,有微弱弓形蟲病抗體反應。
林頂提醒,懷孕婦女、一般民眾應避免生食肉類製品;飼養寵物也應避免餵食生肉、生內臟或未處理過的骨頭;清理貓沙應戴手套,清理後應確實洗手;懷孕婦女應避免接觸陌生貓、狗,同時注意個人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