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古鎮十月初修復完成後對外開放,但許多遊客發現,當地龍頭河兩岸的石板路上「鑲嵌」著不少墓碑,上面的碑文清晰可見。當地官員說,「舊物利用並無不妥」。
「揚子晚報」報導,在惠山古鎮下河塘十八號附近,三名遊客正俯身圍著地上的一塊石板議論紛紛。石板上刻有十來個文字,字跡已經模糊。許久,一名女子喊道,「原來這是塊墓碑啊!」果然愈看愈像「之墓」兩字,它果然是墓碑。在龍頭河兩側的上河塘和下河塘街上,還有二十多塊疑似墓碑的石板都能隱約看到「之墓」痕跡。
對此,無錫民眾議論紛紛,多數市民認為,此舉是對逝者的大不敬。遊客也說,惠山古鎮以祠堂文化著稱,但沒想到古鎮上竟然用墓碑築路。
當地居民說,古鎮修復過程中,居民就發現這個問題,並希望更換石板。但直至一個星期前,才等到施工人員來此「善後」,將字跡逐一敲毀,但就算將碑文鑿毀,但用墓碑築路依然不妥。
惠山古鎮保護建設工作小組辦公室主任表示,惠山古鎮修復街道的石板材料都從外地收購而來,並非文物,沒有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