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強化購買力與創造就業機會

 |2008.10.22
812觀看次
字級

全球金融風暴狂襲世界各國,台灣自不能置身風暴之外。金融風暴之連鎖效應,則是全球的經濟衰退。美國聯邦準備銀行預估,未來美國失業率可能超過百分之七或八,如以美國就業人口計,勢將有一千萬以上的人口面臨失業。經濟衰退,需求必然降低,同時也將步上消費停滯的惡性循環。

民眾消費意願之所以降低,有兩大因素:一是收入銳減,一是安全感不足。試想百業蕭條,每一行業都面臨裁員減薪的噩夢,何敢大方地消費,稍有儲蓄者需要留住老本應付危局;寅吃卯糧者,更要縮緊腰帶,能省則省。因而鼓勵消費,必先使人民對前途具有信心,工作能獲得保障,投資不會一夕化為烏有。

政府在面對經濟衰退浪潮席捲全球之前,必須制訂緊急的因應政策,而絕不是買兩雙皮鞋或幾張CD就可應付此一世紀大變。現美國總統大選之兩黨候選人的主要政見,也都環繞在此一話題之上,歐巴馬就強調要大幅增加政府支出,以應付經濟衰退的衝擊,不惜以赤字預算作為霹靂手段;其實布希現行某些挽救金融風暴的政策就真有參考的價值,如大量退稅,將現金送到中低收入者手上,增加他們的消費能力

;如發放消費券,讓受到救濟者必須將消費券用於生活必需品上,都是提振消費的良方。當然,最具效果的方劑乃是啟動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

台灣面臨的困境,與美國相近,因應手段不會脫出這些範圍。諸如馬總統的競選政見,就列有「愛台十二項建設」的項目,總預算達六千餘億。如今馬政府上任五個月後仍在「樓梯響」的階段。據說「十二項建設」都要下放至地方政府去啟動,一方面充實地方的經費,一方面可避免中央集權之弊。但現在是非常時期,需用非常手段。

以現況言,政府對公共工程的處理應立即檢討十二項建設的緩急與次第,不必拘泥於十二項,可以五項、六項,也可以十三項、十四項。那些該立即發包,那些可以延後動工,可由中央會同地方決定,不能再延宕時間。由中央統一處理,既可避免事權分散,也不致因縣市的自我本位作祟。如老舊橋樑重建工程就應由中央統籌發包,限期完成。僅此一項工程即可增加數萬人就業,帶動消費。

現在全世界原物料價格下滑,石油、鋼鐵、水泥、非鐵金屬等,大致都降價三至四成,確是啟動公共工程的好時機,可為本國勞工開創就業機會。

最近政府啟動救濟近貧方案,立意甚佳,如果能將近貧範圍擴大,並以發放消費券取代現金,助弱勢者度過難關,可達成鼓勵消費效果。總之,政府要立即行動,不能再有片刻遲疑。馬總統與劉院長不必到市場耽誤其思索制訂大政方策之時間,採購皮鞋、CD等物品,只是作秀而已,對於促進消費並無實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