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競技是體育項目前身 台灣宗教界籌辦球賽 日本從競技中尋求教化啟迪 教會促進國際化
【人間社記者觀蘅綜合外電報導】綜觀體育的產生和發展,其實與宗教有密切的關係。宗教舞蹈是現代體育項目雛形,舞蹈、祭祀競技是原始宗教活動主要內容之一,不僅祭祀競技是當今體育項目前身,祭祀活動中的舞蹈,也有明顯的體育特徵。宗教活動為體育運動形式和內容多樣化奠定了基礎,並賦予其神聖的文化內涵。
由於人類所處的自然、社會環境不同,造成宗教派別的多樣化,從而形成祭祀競技項目、祭祀運動形式的多樣化,如古希臘荷馬時代的祭祀競技衍生古代奧運會,以及許多地方性或全希臘的運動會。
根據一項有趣的研究調查,台灣宗教組織籌辦的運動比賽,最早是一九六九年新竹城隍廟主辦第一屆全國學童硬式棒球錦標賽;次年,彰化南瑤宮出資辦第一屆媽祖金像獎少年棒球賽。
宗教的修練活動同時有助東方養生術和民族體育項目的形成。古代中國體育有兩大部分—以道家的養生學說為理論基礎的養身術;與宗教組織和宗教相聯繫的民間、僧侶的禪武等。
某些宗教修練形式,客觀上具有體育鍛鍊價值,比較典型的是古印度的瑜伽與中國的氣功及教徒的禮拜。宗教的某些禁忌,如茹素、忌菸酒、齋戒等,從科學角度來看對於人體健康非常有益。此外,宗教結合武術活動衍生許多影響世界的中華傳統體育項目,如佛教少林拳、道教武當拳等。
宗教的倫理道德與體育道德的融和,宗教教義是其中的積極因素,如主張:誠實、仁愛、正直、關心社會福利、消除以自我為中心…,不僅符合體育的道德訴求,這些理論觀念還促進了當代體育的發展,特別是競技體育。
古希臘以奧林匹斯山諸神為代表的膜拜,形成了奧林匹克運動。在日本的體育活動,也保留了濃厚的原始宗教儀式,如相撲比賽,在土裱上撒鹽驅邪,祈禱神明保護;劍道練習,也有一整套禮節向神明致意。日本人把體育競技昇華到「道」的層次,如劍道、柔道、空手道等,尋求對人的教化和啟迪意義。
宗教也促進了近代學校體育的發展,其中重要因素,是西方基督教會的傳教活動,促進近代體育教育國際化的積極作用。
在教會學校,主要由基督教青年會組織學校的業餘體育活動,雖然宗教傳播是他們主觀動機與內在動力,但從客觀意義上看,這種宗教與體育的結合,卻對近代體育的傳人、傳播、組織實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並使基督教文化成為世界近代體育的文化背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