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地球人迷上網,有人說外星人也不例外,只是他們的網路可先進多了,不靠電腦伺服器,而用「恒星」來發射訊號。
美國夏威夷大學的科學家約翰‧勒恩德和他的同事,正致力于研究外星訊號,他們認為發光頻率多變的「造父變星(亮度常有變化的恒星)」亮度強,六千萬光年外的距離也看得到;勒恩德相信,「若真的有外星訊號,這種恒星一定是最好的溝通工具。」
為什麼呢?研究人員解釋說,只要利用能量撞擊造父變星,就可使它內部升溫並膨脹,並且發生震動頻率,這些光頻可在銀河系中傳輸。
科學家分析,一個銀河系平均有三百億顆恒星,像太陽具有行星系統的恒星約占百分之二十五,若這些恒星擁有的行星,只有百分之一點七才可能演化出生物,再考慮到生命與進化中其他因素,銀河系也有三萬二千五百萬個與地球生命形態相當的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