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恆山 引介聖書進校園

朱慶芳 |2006.02.24
649觀看次
字級

【記者朱慶芳南京報導】身為江蘇文藝出版社編輯的伍恆山,最近多了一個頭銜是「同學」雜誌負責人,北大中文系畢業,很早接觸佛學,伍恆山繼去年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釋迦牟尼佛傳」之後,擬再寫系列聖賢書,如孔子、莊子,這些偉大的人物會不會讓「同學」望而生畏?他說:「我只是通俗的解讀宗教和古聖先賢。」

以出版人的觀點,伍恆山覺得兩岸校園的閱讀方向是有差別的,就他所接觸的台灣人,特別是從事文化工作的,都有相當傳統文化底蘊,他謙虛地說:「大陸的幾乎沒有,我想,這個底蘊是從小在學校和家庭裏培養出來的,大陸的作品中比較容易看到西方翻譯文體帶來的影響,從這些更加西化的作品中,看不到中華民族五千年一脈相承的傳統文化血脈,所以,我認為台灣的校園閱讀傾向,應當是本位的,而非客體的,大陸的閱讀傾向就是客體的,而非本位的,這是兩岸校園文化的差別。」

雖然每天和文字打交道,但伍恆山有一點無奈,就是大陸各行各業都追求經濟效益,為了迎合潮流,當他遇到好的文學作品,不得不犧牲一些文學趣味,他坦承:「這是大陸一般知識份子都有的疑惑和悲哀,不過,我並沒有完全放棄對文學的追求,我記得西方有位哲人說『人要懂得詩意地安居』,相信許多人都用自己的方法在實踐。」

為了「詩意地安居」和「有經濟效益的出書」,伍恆山的功課表是寫幾本書,釋迦牟尼佛傳、孔子傳,然後是一部和禪宗有關的東西,之後,就是寫一部莊子傳。他說:「我的理想是打通儒釋道三家,取一條智慧的路到達極樂。」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